来看看,澳洲中学生聚众吸毒,超一半人都试过!这些东西,华人可千万不要碰…


本文转载自: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许多西方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政府对于软毒品的态度正在逐渐放松。
 
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吸食大麻已经正式合法化。
 
而在这样的一条条法令背后,是年轻一代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包括大麻、笑气在内的软毒品
 
而这样一些毒品,通常是迈向冰毒、K粉和摇头丸的第一步…
 

 

生活在澳洲的华人朋友,或多或少都应该在街头巷尾闻到过类似香烟燃烧的奇怪味道,
 
那便是有人在吸食大麻。
 
在澳洲等西方国家,政府对吸毒的管制和打击远远不如中国。
 
甚至像澳洲的部分城市,
还专门开设了合法的吸毒室,
 
以避免吸毒者因过度吸食毒品而死亡,同时避免吸毒人员流落街头。
 
墨尔本吸毒室
 
然而,随着毒品政策宽松而来的是
 
全民吸食毒品的风潮。
 
整个澳大利亚
似乎都被毒品的阴影所笼罩。

 

 

不仅如此,最近的一则消息更是让目前的境况变得更加糟糕。
 
人们不仅为之震惊,
 
澳洲的青少年正在被毒品所控制:
甚至连华人留学生也不能幸免。
 

 

根据UNSW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2004年,仅有四分之一的十几岁到二十五岁的澳大利亚年轻人吸食过毒品,
 
而今年这一比例激增,2019年的数据显示:

 

全澳超过50%的青少年吸食过毒品
 

 

其中,青少年群体

 

对摇头丸、可卡因和MDMA的使用量
激增了至少一倍!

 

 

无数华人父母
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送来澳洲
 
然而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自制力本来就比较欠缺,又容易受身边同学朋友影响,且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

 

轻而易举就可以接触到毒品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中学生派对集体吸毒,澳媒报道让人毛骨悚然
 
因为相对宽松的管制及澳洲社会对于软毒品相对高的容忍度
 
不仅仅是成年人,万万没想到,
 
现在学生群体正成为吸毒主力军
 

 

据《每日邮报》报道,
 
随着澳洲的暑假临近,许多中学生开始借着放假前往黄金海岸开派对
 
然而,让人不敢相信地是,参加聚会的中学生们
 
购买廉价的毒品,后与非法药物
混合在一起食用助兴
 
 
现如今,吸食毒品已成了中学生群体中的一种风潮。
 
 
据报道,这些中学生普遍吸食一种名为一氧化二氮的气体
 
在澳洲,以这种气体为主的东西通常被叫做“nangs”

 

在中文里,被称为笑气

 

重要的是,这些学生还不仅仅是吸笑气,他们在吸食笑气的同时,
 
还广泛使用于包括摇头丸、可卡因
和MDMA在内的非法硬毒品!

 

 
一氧化二氮,常被用来制作蛋糕裱花、花式咖啡和分子美食。有的时候被用在牙医领域,用来做麻醉剂。
 
在笑气的包装盒上,
有明确标明它“不可直接食用”。
 
笑气的危害性可以借用研究员的一句话来概括:

 

它从来就不是用来娱乐的
而是用来杀人的

 

 

昆士兰救护车服务中心临床主任Tony Hucker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这些物质可以改变你的行为
你将会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此前印象君报道过一起,一位悉尼女大学生,因为吸食了过量的笑气,导致她的脊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看着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大学生,
连独自走路都做不到的样子,
怎么不让人感到心痛…

 

 

据悉,该女大学生一周吸食了整整360罐笑气,现在她已经无法直立行走,只能休学去医院做复健治疗…

 

如果治疗不乐观,
等待她的很可能是半身瘫痪…

 

 

 

这段时间,因为吸食笑气而住院的人数飙升,很多人
 
身体机能严重受损,
严重甚至昏迷不醒…

 

据调查,本来是用于食品制作医学用途的笑气,最近却更多地用在娱乐用途上,
 
很多人购买它作为慰藉精神的方式,或者是在聚会上助兴的工具

 

可是,对于这种“软性毒品”,
一时的爽快,些许的放松,
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危害…

 

 

据相关领域专家 Andrew Dawson 表示,一名年仅20岁的患者,因为吸食笑气,他的大脑目前的状况,
 
与酗酒史40年以上的人无异…

 

因为笑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很难想象这位年轻人,该如何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为了追求一时的逃避,
葬送掉的,却是自己的未来…

 

 

触手可得的毒品,让无数青少年迈向深渊
 
据《每日邮报》报道,
 
现在的学生们通过社交网站
就可以轻易购买毒品。
 
令人更想像不到的是,
 
这些内容竟常常隐藏于
学校内部的FACEBOOK小组
 
在FACEBOOK小组里,你很容易就能看到关于nangs的贴子:
 
比如,其中一个贴子写道:“这些今年有多受欢迎?”配图的是一个用来释放气体的分配器。
 

 

可见,在中学生群体当中,nangs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fashion单品了。

 

商家们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加入到了售卖nangs的队伍中,

 

在学校周边受欢迎的小商店里,一盒10个的毒气罐售价仅为10澳元。

 

相当于$1一个!

 

正因为其令人惊讶得便宜,让这样的毒品在青少年群体内部广发使用。
 

 

在悉尼,这样的东西更是触手可得,
无论是网络、微信朋友圈还是便利店,
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笑气”气球!

 

 

而卖家一直标榜着,“笑气”并不像是毒品那样价格昂贵,而且被政府严格控制,是“完全合法”的。

 

“只要吸上一口,就赛神仙般爽快,
最重要的是,
对人体并没有太大危害!

 

这样的谎言,
不知道骗了多少无知少年走入歧途…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去年,一篇名为《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文章,在网络引发超过10万次点击。

 

就像是最近因为吸食笑气而导致半身瘫痪的悉尼女大学生一样,文中这位名叫林娜的美国留学生,
 
本可以有光辉灿烂的未来,而就是因为一时的好奇沾染了笑气,她荒废了学业,花了家长好几十万的血汗钱去购买笑气…

 

不仅如此,笑气使得她的身体机能全部紊乱,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大学生,到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都失禁的“废人”…

 

最终,她的肌肉完全萎缩,几乎瘫痪,
满身异味地被轮椅推着回国…

 

 

 

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本来爱笑、爱漂亮,却在“打气球”上瘾之后,自甘堕落,荒废学业,辜负全家人的期望…

 

千万别说只是“尝尝鲜”就好,
千万别说自己自控力很强,
 
在“上瘾”之后,
甚至连自己的人格都丧失,
自己都不再认识自己…

 

而医学上适量使用“笑气”时,医生都会慎重地考虑病人的情况,而假如病人有明显心脏病吸入“笑气”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更不要说有的人没日没夜地“打气球”了…

就算是身体健康的人,长期吸入“笑气”也可能造成缺氧,
 
从而引起高血压、晕厥、贫血
及中枢系统损伤等症状。

 

而且,“笑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转,
 
不仅损害身体机能,造成脏器受损,
严重还可能导致晕厥、瘫痪,
 
甚至是死亡!

 

 
新型毒品让澳洲青少年沦陷
 
中学生此次的举众吸毒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的是更多
 
吸毒成瘾的澳洲青少年。

 

全澳最大的Splendour In The Grass音乐节如今已经成为聚众吸毒的场所。
 
警察在此往往能抓到比其他地方更多的“瘾君子”,而其中有非常多的参与者都还是未成年人。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澳洲的青少年群体正在被毒品所控制:

 

早在2004年,四分之一的十几岁到二十五岁的澳大利亚年轻人吸食过毒品,而今年这一比例激增:

 

全澳超过50%的青少年吸食过毒品

 

和成年人不同,澳洲的青少年们更加青睐类似nangs的软毒品
 

 

因为和传统毒品比起来,这种新型毒品更为便宜,获取渠道更加多样,更重要的是:

 

这些毒品没有明确的法律来约束限制

 

许多人虽然对售卖一氧化二氮给青少年这一行为有所异议,但是澳洲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来禁止这一行为。

 

法律的空白给了未成年人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种类的毒品。

 

比如:

 

贴“邮票”

 

 

这种“邮票”是一种新型毒品,是一种叫做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麦角酰二乙胺)的致幻剂,副作用极强。
 
吸“可可粉”
 
 
吸“可可粉”可致幻,并且产生强烈快感,导致年轻人对吸食粉状物产生依赖性,甚至诱导年轻人进一步吸食其它毒品。
 
吸食大麻
 

 

虽然大麻只在首都堪培拉合法,但是在澳洲各个城市这个东西早已经泛滥。

 

只要存心想要买,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大麻,而学生群体对大麻的使用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这些软性毒品正在一步步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体,让原本一个个活泼的人变得虚弱不堪,不人不鬼。

 

毒瘾下的青少年也都变了模样

 

 

甚至引发了社会问题

 

 

在澳洲,现在每个月有数十名青少年进入戒毒中心进行治疗。
 
然而毒瘾却非常难解,大部分青少年在成瘾后,毒瘾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伤害是终身性的。

 

结语
 
澳洲的吸毒形势严峻,不仅仅是成年人,现在就连青少年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瘾君子的低龄化给澳洲的未来蒙上了一丝阴霾,各种新型毒品的出现也让监管和法律完善面临更多挑战。
 

 

最后,印象君想要提醒大家:
 
国外的环境更加开放和复杂,印象君希望留学生们更好洁身自好,拒绝诱惑。



去酒吧、KTV玩耍蹦跶可以,但不要碰毒品!
 
 
无论是笑气、大麻这样的软毒品
还是冰毒、摇头丸这样的硬毒品
 
通通都不可以碰!!
 
生命只有一次,远离毒品!
不要让一时冲动,酿成一生悔恨!

 

凡注明来源“ XXX(非游外原创或游外编辑部综合整理)”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旨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游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请联络游外协商删除。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Add Comment *

Name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