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澳幼童高温天被锁在校车内死亡!大人们一定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

大人们可长点心吧!

大家都知道,在高温天气时走在路上都是一种折磨,如果被关到一个封闭的空间更让人无法忍受了。

可是上周二的高温天气下,位于凯恩斯的Edmonton私立学校外的停车场里


一名三岁的男孩竟被发现
死在一辆蓝色Goodstart的巴士里!



3岁小男孩被关小巴内数小时直至死亡


这辆巴士,是专门用于接送该保育中心的学生们的。司机发现小男孩时十分震惊,随即带着该男孩前往医院,
可不幸的是,小男孩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据报道,当天早上9点左右,这名小男孩在Mount Sheridan上了巴士后被接往保育中心,可不知为何却一整天都待在车上,
直到下午3:15左右被发现死亡。 


出现事故的小巴被拖车拖走


据气象观测站查出,
下午2点左右,凯恩斯市的气温达到34.6摄氏度。

警方表示“一定会尽全力调查清楚发生了什么,任何一个孩子的死亡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保护儿童调查组也正在调查这起事件的相关情况。 



周二晚,Goodstart Early Learning的一名女发言表示:“我们现在非常关心孩子的家人,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事,我们将与警方、教育部门(儿童教育和护理)以及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合作。 

目前,
34岁的儿童护理员Dionne Grills被指控与小男孩的死亡有关
,45岁的小巴男司机Michael Glenn Lewis也指控为过失杀人罪。


Dionne Grills

不管最终的调查结果如何,小男孩的生命都无法挽回,大人们失职的事实也不能掩盖!在闷热缺氧的封闭车厢内,一个无助的3岁小男孩,只能够绝望的迎来死亡,实在是让人心痛!


 幼童被锁车内死亡在澳并不是个例


2019年2月,负责帮忙照看孩子的悉尼祖母Valerie Rowlands带着6个孙子孙女开车回家。把孩子们带进屋后,她坐下来休息打了个盹儿,大约两个小时后她才突然惊醒。


想到孩子们时,她紧张了起来,“自己的小孙子Jone去哪了?” 找不到孩子的她,尖叫着让年幼的孙女帮忙检查停在外面的车。孙女检查后发现,
自己的弟弟的确在车里,眼睛张开却不说话……当时,年仅22个月的琼恩已经死亡了。


Jone


2015年,在墨尔本,一名22个月大的男孩被发现坐在他母亲的汽车后座上死亡;2013年,在珀斯,一名11个月大的男孩被留在父亲的车里,在一家日托中心死亡……

在澳洲,每年从无人照看的车辆中救出的儿童超过5000人。


把孩子留在车里无人看管,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即使时间很短,都可能是致命的。据南澳儿童安全组织(Kidsafe SA)表示,停放的汽车内部温度会比外部温度高出30摄氏度左右。 如果孩子的核心体温上升到40摄氏度以上,中暑的风险就很高



如果超过41.7摄氏度

他们就会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


他们可能很快失去水分,脱水,中暑。

此类事件必须要引起重视

有一家美国机构曾经做过一次这样的测试,他们邀请路人到太阳底下的汽车里坐坐,只要坐满10分钟,就给他们100美元。


基本没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困难,而且他们还承诺受不了就可以随时退出。于是大家都欣然接受了挑战 …. 

所有人一开始都没有任何感觉,能说能动,心情良好! 


可随后,他们开始感觉坐立不安,身体好一点的还能勉强忍受。 才过了几分钟,很多身体差一些的已经喘不过气,满头大汗,甚至陷入狂躁,开始崩溃叫停。 


实验结束,居然没有任何一个成年人能够完成挑战。成年人尚且受不了,而在高温下,儿童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是成人的五倍,他们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因此很可能发生“热射病”,这个病是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

在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如果家长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无论有没有出事,家长都会面临着约4000澳币的罚款以及六个月的监禁。在昆州甚至监禁时间长达5年!

这里,小微也想提醒一下各位有宝宝的大人们:

  • 任何时候,不要把孩子独自一个人留在车上

  • 养成始终检查后排座位的习惯(无论有没有坐人)

  • 将孩子的纸尿裤、奶瓶等物品放在副驾驶位,提醒你今天载了孩子

  • 如果平时都是另一半负责接送孩子,今天你要负责开车接送,让另一半打电话给你确认是否送达,确保万无一失

  • 即使窗户部分打开或空调打开,也不要将孩子留在无人看管的车辆中

  • 突然想不起孩子在哪里,第一时间想想是不是在车上

  • 教育大一点的孩子正确打开车门的方法

  • 在繁忙、紧张、计划有变和假期都要特别小心,这些都是事故高发期

  • 开车时不要讲电话,更不要谈复杂的事情

  • 如果你看到小朋友独自在车内,而且表情痛苦,让他们尽快离开车辆,并打 110 报警。

希望这类惨剧今后不再发生,宝宝可以无忧无虑的健康成长啊!



来源:The Ag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