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澳洲辣妈联盟 ,作者墨尔本辣妈帮主
据一项调查,在澳大利亚各州父母们为孩子返校的支出中,预计维州人的支出将最高,估计父母要为每个孩子付$608,远高于去年的$503。
南澳人是第二高消费人群,父母将为每个孩子的花$568,高于去年的$401。昆州是消费第三高的州,预计父母为每个孩子的花费将从$482元升至$522。新州父母预计为每位学生的支出为$513,高于去年的$456。据估计,西澳人将每个孩子的花费将从去年的从$439增加到$506。
2020年,平均每个孩子的校服费用为$156,上涨$24,学校鞋的价格平均为$97,上涨$9,书包的价格平均每个$59,上涨$9。
午餐盒和水壶的价格为$40,上涨了$1,但文具的价格下降了$8,平均降至$79。
另一项让父母感到”肉疼”的支出是,在某些学校,要求学生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BYOD计划),为这个计划,父母为每个孩子的平均支出为$242。
此外,父母们还将平均花$84在孩子的运动装备上。
那些家里有13-17岁孩子的家庭,今年预计在科技设备上花费超过$500。
加上这些费用后,2020年,每个孩子的平均“返校”支出总额将达到惊人的$864。
(Sanjay和 Linda Pillay 跟他们的孩子们:9岁的 Aaliyah , 4岁的Amelie , 7岁的Amikah 和6个月的 Ayden, Picture: Rob Leeson)
爸爸 or 妈妈
谁会超支?
这项基于1053名父母的研究发现,有54%的人表示价格的可承受能力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而43%的人担心产品的质量。
在家有5-17岁孩子的父母中,有77%的人表示他们为这些支出做预算,但只有四分之一(27%)的人表示他们有非常详细的预算。
三分之二(65%)的父母说,他们总是超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购物时要求购买那些不是必需的东西。
但是,母亲们说,他们在控制预算方面比父亲做的好,有42%的人说自己没有超支,而父亲只有25%。
果然,女人做了妈妈后都是超人,连控制购物欲方面都超出男性了。
(Herald Sun截屏)
“研究表明,买得越早,花得越少。就像其他大件商品一样,买前多研究,看看不同的店并比较品牌和价格。”
2.购物时将孩子留在家中
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父母(65%)表示,由于购物时带着孩子,他们会要求购买非必需品,而导致最后在“返校”用品上超支。
(英语里将孩子纠缠着要买广告上商品的现象叫做Pester Power)
3.在线购物
“人们的购买行为正在迅速改变,返校的在线购物平均比例自2019年以来增长了近10%。”
4.少用“先买后付”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家庭预算的影响,尽量少用“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类似的服务。而是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每周哪怕存$10,年底你也能有$520了。
这些tips大家get了么,不妨试试。









按学生年级,文具种类…分类很详细:
各种颜色的Polo校服,真皮校鞋都可以买到,性价比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