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聚众”吃火锅,结果被罚款1万刀!
澳洲留学生在家聚众“打火锅” 被邻居举报后,遭罚款1万+澳元 而自新西兰封城以来 Kiwi的 “奇葩违规新闻” 也是层出不穷…… 点击视频观看 /// NZ第一新媒体「发现新西兰」 开通微信视频号啦~ 居家隔离,想找找乐子? 扫码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带你发现最真

自3月25日晚上11点59分开始,新西兰进入了“全国强制居家隔离”期,“待在你的Bubble里”就成了所有新西兰人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到底什么是Bubble?
你每天都待在自己的Bubble里了么?
你的Bubble健康么?
Bubble里的关系发生变化了么?
AFS特别针对这一话题采访了新西兰资深家庭关系心理辅导员欧绍裘(Patrick Au)来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1-什么是Bubble?
Bubble:从3月25日晚上11点59分开始,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人就自动形成一个Bubble。
在新西兰封城的4个星期内,你只能和同一个Bubble里的人有密切接触。
如果你出门,你需要和所有你遇到的不和你在一个bubble的人保持2米的距离,这个就叫做社交距离。

待在同一个Bubble里的人,可能是你自己,可能是你和你的伴侣,可能是你、你的伴侣和孩子,可能是你、你的伴侣、你们的孩子、你们的父母,也可能是你和你的房客等各种各样的关系。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家庭成员组成的Bubble关系问题。
2-“突然”发生的封城让Bubble关系改变
3月23日,新西兰政府宣布两天后全国封城,这个消息的发生非常“突然”。这件事让所有的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习惯,我们面对的很大的世界突然就缩小到一个小的Bubble里。
封城之后,每个Bubble里的生活都在突然之间变了。
对于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来说,以前孩子8点就要去上学,自己和伴侣9点就要出门上班,放学下班以后才能在一起享受家庭时光。
现在的情况变成了:一家大小每天都待在一起,共处的时间多了,欢乐时间增加的同时摩擦也可能会增加,对方的缺点和双方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被无限量放大。
Bubble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去适应这些突然的变化,具体来说大家需要经历三个适应的阶段。
第一阶段:1个人的自我调适
第二阶段:和伴侣之间的两人关系调适
第三阶段:整个家庭更多成员的共同调适
调整与适应需要过程,但是在封城突然发生的情况下,大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改变。
有学者曾经研究过天灾(人为不能控制的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新冠疫情等)之后的家庭关系变化,结果显示天灾之后发生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家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增加30%甚至更多。
同时,新西兰政府及警方最新的数据显示,封城之后家庭矛盾的个案有增加的迹象。

根据中国新华网的报道,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表视频呼吁各国重视疫情期间家暴激增的现象。
这些都说明,在“突然”发生的疫情下,由于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矛盾和冲突有可能升级。
3-Bubble里的冲突和矛盾
现在的这个阶段,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关”,我们常常用“同舟共济”来形容家庭关系,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要团结一致。
绝大多数家庭在这种时候是可以处理好成员关系的,大家会形成一致的认识:“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改变不了外边的世界,那家里的小世界我们一定要过的更有质量和美好,这个时候家庭的共同目标是对外的-抵抗疫情。”
那么为什么一些家庭的冲突和矛盾会升级呢?
原因就是:所有的人在一个Bubble里释放自己的情绪,当两个人或者更多家庭成员产生不好的情绪时,冲突就产生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情绪,但是平常情况下,我们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工作上,出门找朋友聊天,做一些户外运动,想停止和对方争吵可以暂时的走出家门自己冷静一下,只要找出一些时间冷静一下,紧张的家庭关系就可以缓和了。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去。
过去一点小事可能吵一两句,大家就能停下来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每天都要待在一个屋檐下,以前能忍受的一些小毛病、一两句的小争吵,现在每天看每天说。
如果过去家庭之间已经有一些矛盾,这个时候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小事的不同意见,而一起“翻旧账”,然后出现大的争吵。
所以,“待在Bubble里“的好处是封住了病毒的传播,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同一个Bubble里就可能会出现家庭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建立健康的Bubble关系。

4-给Bubble家庭关系的12条建议
(1)接受Bubble关系不能改变的事实,学会聆听
从3月25日晚上11点59分开始,你的Bubble就不能改变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请接受它。
调整自己的心态,沟通时用客观的表达代替情绪化的发泄。
学会聆听。当对方出现脾气不好的情况时,告诉自己是疫情让他(她)产生了压力,我要理解他(她),我不评价他(她)说的话,我要耐心的听一听他(她)想表达什么。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聆听不等于接受对方的意见,虽然我不一定要赞同你的看法,但是我会听你说话。
新西兰口罩短缺,是因为被华人寄回中国?引发热议,官方回应……
尽管政府保证过物资充足,新西兰全国各地仍有报道称PPE装备不够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民众买不到口罩、医护人员也在抱怨得不到足够的PPE供应。 最一篇新西兰的英文报道称,新西兰的口罩、防护装备短缺,是因为被大量寄到了中国。 坎特伯雷大学教授Anne-Marie B
从彼此评价对错到良性沟通交流。如果家庭里的成员对疫情或者其他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不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对错的评价,多沟通,了解对方的看法,多给予认可、少给否定的意见。

(2)申请政府补贴,解决家庭财务困难
因为疫情的原因,你的工作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受到了影响,那么你的家庭就可能会出现财务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家人要给予受影响的家人更多包容理解和支持,大家可以一起了解并申请新西兰政府的补贴计划,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
(3)尝试做平常自己不会做的事情
利用新西兰空间比较大的优势,比如家里比较宽敞,有车库、花园等等,做一些平常自己可能不会做的事情。
你可以和家人一起整理房屋,如果家里有花园,你可以去做一些园艺。比如洗车过去都是先生做,太太们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帮一下忙,把车子清理干净等等。
记得随时给“帮忙”的家人们鼓励,一起享受为家庭努力的过程。
(4)和Bubble一起出门近距离散步
封城不等于不离开家,你可以和你的bubble一起出门走路,这是一种最好的促进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方式。

(5)保持生活规律
过去大家的生活都是非常规律的,现在孩子们待在家里不用上学,大人们也待在家里办公,每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都增多了,日常生活的安排就会变得松散。
改变松散的生活习惯,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定期的家庭作息计划,比如早上几点起床,三餐的时间是几点,晚上休息的时间是几点,和家人一起保持正常的生活。

(6)分工分时教育孩子
过去教育孩子的主要任务可能在父母其中一方的身上,现在这个时间段大家可以对孩子的教育进行一个分工。
如果孩子需要上网课,爸爸和妈妈结合自己的工作安排分别陪孩子上一下网课,利用自己有更多时间的这个阶段,加强对子女的陪伴和了解,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
(7)多谈“今天我们怎么过”
在现在这个阶段,疫情会怎么发展谁也无法预料,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时候谈家庭的长期计划是不太现实。
大家多谈一些短期的计划,比如“今天我们怎么过”,“今天我们去不去超市,如果去谁进去买,买什么什么。”把注意力关注在当下生活的每一天。

(8)一起做一些事情寻找共同话题
和家人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可以参与的事情,比如做饭、看电视剧,或者在家里做一些室内的运动,也可以下棋玩一些桌游等等。
家人一起做一件事,就能找到共同话题,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过程。

(9)和其他的Bubble保持联系
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要和他人保持物理距离但不要隔断社交联系。
社交支持在这个时期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找另一个或者几个bubble,比如住在其他地方的朋友、家人,国内的亲朋等等,利用这个时间使用电话或者网络和他们保持联系,扩大自己的社交距离,一个微信一个电话就可以实现。
(10)当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时,学会及时停止并且把情绪释放出去
遇到问题不要动气,通过一些活动把自己的情绪释放出去,比如找人聊天、做一些运动等。
当你和家人沟通时,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就及时停止讨论。很多时候我们争吵的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告诉自己“我不要因为这件事喋喋不休。”在该停止的时候学会停止。
(11)适当分配上网时间,多和家庭成员沟通交流
以前,上网是各个家庭非常普遍的消遣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待在家里,上网的时间可能更多了。
按道理说,大家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家人应该有更多时间用于沟通,但是可能因为不节制的上网,反而减少了彼此的交流。
我们可以适当分配自己的上网时长,每天定下来一个时间,和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谈心,分享自己每一天的心情感受,让家人更多的了解自己,家庭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12)尊重彼此,给对方一些私人时间和空间
当家人提出想一个人安静下来做自己的事情时,请尊重他(她),给对方一些属于他(她)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
我们也可以每天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在书房、卧室或者客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梳理自己的情绪。
在新西兰封城结束之前
请继续待在你的Bubble里
和家人一起
共建健康Bubble关系!


新西兰老年精神医学专家建议:居家隔离期,老人们保持健康请做好这三件事!
居家隔离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试试做到这10条 | 新西兰注册艺术心理治疗师的建议
️
【亚裔家庭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均已在家办工,心理辅导改成电话和网络辅导。我们的热线一直开通,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拨打我们的电话。希望大家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我们一起抗击疫情渡过难关!】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第2例死亡!今日新增44例;医院不让戴口罩,2名护士被确诊!
4月10日新西兰疫情更新 卫生部今日确认 第二例死亡! 死亡病例为90多岁老人 是基督城老人院感染病例 新增确诊:23例 可能病例:21例 累计病例:1283例 后台回复关键词【疫情】 了解更多疫情详情信息 怀卡托2名护士感染 确诊前竟被要求脱掉防护装备 昨天,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