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在家带娃比上班还“烧脑”!封城期间,可以这样陪宝宝耍
最近几天在家隔离, “陪孩子玩什么?” 成了许多家长的烦恼! 今天, 小编吐血整理了许多使用奶粉罐的简易小游戏, 让奶粉罐“变废为宝” 让小朋友不再喊无聊! NO.1 滚筒游戏 适用年龄:6-12个月 宝宝大约在6个月的时候,就能抓住移动的物体,因为他已经有

新增确诊49例病例!

全球已经有100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数达到5.1万。
多家超市:不带口罩手套不准进
官方回应:不违规……


这两天,许多本地新西兰人,都发现一些亚洲超市贴出通知,不戴口罩和手套者,禁止进入购物。
尽管新西兰官方并不建议民众佩戴口罩,但是新西兰商业创新及就业部(MBIE)公开表示,只要商家尽到了提示义务,那么这么做并不违规。
根据社交网站上的吐槽,有人在奥克兰一家华人超市门前排了半小时队,最后因为没戴口罩和手套,被拒绝进入。
她表示很愤怒:超市不但不给免费提供,市面上也很难买得到。
超市方面对此回应称,他们在自己的社交网站页面上公布了这一政策,并呼吁大家的尊重和理解。
目前一些本地大型连锁超市,在超市入口处为购物者提供一次性手套和免洗洗手液。
周日上午,位于Remuera的New World超市,就要求所有购物者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才可入内。
不过随后,这家超市母公司Foodstuff发言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这是员工对公司政策的错误理解。
New World超市提供的手套和洗手液都是供购物者选择性使用,而非强制性的措施。
无症状传播证据“充足”
美国考虑让民众戴口罩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据显示,无症状的人会传播新冠病毒。
有大量的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在美国比例可能高达 25%。
“有的无症状传播者在出现症状前48小时,就开始传播病毒了……”
据悉美国将考虑是否要求民众在外出时戴上口罩。

专家:戴口罩更为安全
新西兰考虑跟进美国


新西兰卫生部表示将等待并参考美国CDC(疾控中心)对数据的最新分析,以决定是否建议民众戴口罩。
如果新西兰全民戴口罩,会造成一线医护人员防护物资的短缺。
“人们把封锁当笑话”
卫生部长违规外出被曝光
新西兰全面封城已经过去了一周,这期间到底执行如何呢?
/ 卫生部长骑单车上山被曝光
媒体报道,卫生部长先开车去公园,然后拿出山地车开始骑行。
据悉公园距离部长的家有2.3公里。
在被热心市民当场制止后,他解释是:“作为卫生部长,我要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决定开视频会议前去骑下自行车。”
新西兰小学校长发抗疫谣言,看着有点眼熟……
最近,基督城一所小学,因向学生提供错误的防疫小贴士(如使用过氧化氢漱口并屏住呼吸)而道歉。 据TVNZ报道,Whītau学校的300名学生家长,最近都收到了学校的防疫建议。 建议里除了不要喝冰的东西,多喝热水热汤热饮外,还有一条“检测方式”。 深呼吸,然
最后,他不忘强调:“这是我白天运动的唯一机会。”
新西兰高级警务专员Mike bush在封锁前就表示,“封城期间别想着可以开车去海边或公园兜兜风,人们开车外出时只应该是去购买必需品,例如食物、药物或接受医疗服务,否则请待在家里。”


/ 奥克兰100多个群体聚众喝酒搞直播
据估计,在奥克兰有100多个群体无视封锁规则,在私人住宅甚至是教堂聚众吃饭、喝酒、唱歌、开Party,还搞起了网络直播。
这种被称为Kava的聚会,是太平洋岛国一种典型的聚会方式,期间的人们接触非常亲密,会共用杯子。
/ 南岛这群人外出跳桥找乐子
同样把居家隔离当成“笑话”的,还有南岛的一群游客。
2号下午10多个人无视封锁规则,跑到Albert桥上,一个接一个跳下。
这种行为遭到了皇后镇湖区议会的猛烈抨击,直言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一群海外游客,而且来自不同隔离区。
/ 新西兰著名医生谴责:我们将功亏一篑
近日,新西兰著名医生Lance O’Sullivan,拍摄了一段视频,谴责隔离期间居民们把封城完全“当个笑话”。
他表示,大街上车多人多,这哪是封城期间该有的样子。
民众对待隔离的态度,会让抗疫取得的成果损失殆尽。
出现如此多的违规情况,甚至是卫生部长也“犯错”,似乎与法规的不清晰有着莫大关系。
警务专员Mike Bush也承认,警方封城期间关于什么能做、不能做,提供的建议并不清晰。
这样的结果就让民众的行为和想法不够统一。
///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居家隔离
– end –
号外!新西兰生活快讯,首次开通微信个人号啦!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新西兰省钱小能手”,我们将每天在朋友圈实时发布,纽村最新、最全、最有品质的打折信息!
新西兰2名重症患者依然危急,探访ICU病房,医护太难了……
新西兰确诊患者中,目前依然有2人情况危急,在重症病房ICU内接受护理。 近日新西兰RNZ的记者获准走进了惠灵顿的哈特医院(Hutt Hospital),在这里护理和治疗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陷入危急情况的病人,对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将是一场怎样严峻的考验? 医护全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