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了对684个隔离老外的暖心服务,结果评论翻车了….

美国确诊人数超中国!全城警报响起后的12小时,我的内心慌得一批

文 | 理工男憨爸 From 憨爸在美国 微信号:hanhanusa 截至目前,全美确诊超8万人,实在是令人忧心不已… Part.1 上周一,正当我刚忙好手里的工作准备吃饭,突然手机发出了刺耳而又急促的警报声。 从来没有看见手机如此歇斯底里地报警,我赶忙奔过去一看,原

文 | 雷斯林

From 为你写一个故事

微信号:raistlin2017


01


如果前两天你还对要矿泉水喝的留学女生破口大骂,还为上海某街道协调“洋女婿”居家隔离的事情愤怒的话,那我们南京日报昨天的这报道绝对会让你三观尽毁


它叫《南京一街道为隔离老外提供暖心服务:帮狗找旅馆 一天送20趟快递》



要知道,南京日报不是什么小媒体、自媒体,而是创刊近70年,实打实的媒体:



然而,这篇报道,他们不但发在网站上,更发在了纸质报纸上:



报道里写道:



有的老外一次只买4片面包,确保每天吃新鲜的,我们就每天送上门;


老外要喝桶装纯净水,
一次性购买了4大桶
,我们就帮他一桶一桶从小区门口扛到楼上;


有一位外国友人买了大件物品,没有电梯,
我们硬是派了两个人抬上4楼、送进家里



有个小年轻酷爱淘宝,我们有一天帮他送了20多趟快递……


实在让人看了不是很舒服。


02


让人生气的,不是工作人员对外国人笑脸相迎。

而是这种笑脸相迎背后的不平等问题

要理解这种“不平等”很简单,就是进行一次换位思考:

如果这些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或者来自湖北的外来务工人员,还能得到这么细致的服务吗?

答案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然而我还是找了一些媒体的说法。

比如这个夸南京有人情味的,给他送饭送菜的不是居委,而是“楼下邻居老李”,否则她就只能吃剩饭剩菜了


这是南京。

有一家五口持湖北绿码,依然需要自费在酒店集中隔离的事情:


这是全国。

类似的故事我还能找到不少,倒也不是说中国人隔离的时候有多么悲惨,其实就是正常生活。

——这完全可以理解,特殊时候,工作人员也辛苦劳累,也忙,我们的许多需求无法满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些老外得到的待遇,有点过分好了。

不但要帮人找住的地方,还要帮狗找。

一定要吃新鲜面包,就4片4片面包送上门。

一定要喝纯净水,就买来几大桶几大桶往上运

甚至有个老外买了大件的东西,找四个人来帮他搬。

如果你硬要说,这不是集中隔离的话,那我这还有很多新闻发给你。

在浦东:


在长宁:


注意,这里都是集中隔离,并不是在家里。

你以为印度真对新冠病毒「免疫」?恐怕这次他们真要掉坑里了….

文 | 二号头目 From 九边 微信号: ertoumu893 01 印度这两天确实很不太平。 在疫情刚爆发那会儿,我同事就想回来。不过他手里正好有个项目做了一大半,带着几个印度人在做,有点不放心;既不放心项目,也不放心印度的疫情,天天想回来,又怕回来了印度兄弟们

看完这些,你再看。

前几天有个中国留学生说她三天没喝水,要矿泉水喝。


和外国人的各种需求比起来,这个留学生的需求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结果工作人员不但没满足他,表示“这不是你家”,而且许多大媒体带头带节奏,批判这名中国留学生。


网友更是什么难听话都骂出来了,甚至说:


不知道这位要矿泉水的女生,看到这些新闻,是什么感想。


03


当然,外国人在中国得到优待,得到所谓“超国民待遇”的日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之前有总结过。

2012年,一个环游世界的日本人在武汉丢了自行车,武汉发动了不少警察,连夜帮他把自行车追回。然而我自己在上海丢过不少自行车,也都报案了,但从来没有一次找回来过,有一次甚至警察对我说“大概率找不回来了,买个新的吧。”


根据当时凤凰网的报道,该日本人说:



不知道中国人看到这新闻,是什么心情。


2019年,一个外国留学生在福州街头用电动车违规载人,和交警发生肢体冲突——这放在哪,都是妥妥的袭警。



然而根据当时的警方通报,最初的处罚却意外的轻微,如果不是事后微博舆论发酵,可能就这样了。



还有,《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规定,在列车上食用面包、饮用奶茶的行为可对当事人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结果去年7月的时候,在南京地铁二号线上,有中国人喝奶茶被处罚了,然而隔壁的外国妹子大吃星巴克,却没被处罚



最后,南京警方表示,是因为执法人员不会说英语。

甚至有一段时间,出现了所谓“外国人代报警”的服务:


实在是魔幻地要命。

也难怪中国网友,会阴阳怪气的把外国人称为“洋大人”,其中蕴含的情绪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多半都是对这种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的严重不满。

04


于是这种情绪,在之前征求《外国人永居条例》时爆发过一次。

在英国女婿居家隔离的时候又爆发过一次。

怎么过了这两次,《南京日报》还在以“这是件大功劳”的态度,写这种给外国人优待的行为呢?

到底是报纸编辑不上网,还是网上说的根本就不重要?

我并不期待工作人员把中国人看得比外国人高,给中国人优待、虐待外国人,我只希望能被一视同仁地对待。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生活。

这要求,真的高吗?

本文系授权发布,作者雷斯林,欢迎关注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病毒
主页君实时为你更新疫情进展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
星标
】或【
置顶
】INSIGHT视界

麦当娜浴室放飞自我、美队Get理发技能…被隔离的欧美明星怕是快疯了

文 | 张嘻嘻 From lnstagram优选 微信号:instachina1 欧美国家这回可算是稍微消停一点了… 因为海外疫情肆虐,各国政府不得不相继下令封城,大家终于都乖乖回家自我隔离了。 这不,当我们相继结束了“窝里呆”的无聊日子, 国外人民宅家的一出好戏才刚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