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m手腕」上热搜的背后:求求你们不要再制造女性身材焦虑了!!!
疫情期间,宅在家“光吃不动”的模式 是否为大家囤积了不少肥肉呢? 然而,“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 眼看着春暖花开 减肥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减肥归减肥 过度推崇不健康的美 就很有问题了 今天,一个#4cm手腕# 话题的出现 就很是丧心病狂 这都
文 | 毒Sir
From Sir电影
微信号:dushetv
但
对于疫情正在爬升的地区,它正好缓解了燃眉之急
——
这部让海外网友表示“有学到”“拍得很好,导演能不能提供德语版、韩语版……”的纪录片。

01
截止3月17日,南京的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已经持续28天为零。
保不齐,从小区的保安手里,公交车的司机身上,超市卖菜的大妈兜里,都能掏出一把体温枪。

进店扫码登记,只能允许无接触的移动支付。买完之后,店员每1小时测量一次体温,穿着防护服工作。

比如导演给一个隔离在酒店的同事送物资,走到门口,就被保安和防疫人员拦下。
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牺牲,牺牲了日常习惯,牺牲了生活便利,牺牲了个人的自由和爱好……

02
毕业于南京大学,工作在南京,一口普通话说得贼地道。

这些中国人的职业有,机场的清洁员,酒吧的陪酒小姐,或是兼职体力活的大学生。
拍摄期间,主人公打完招呼,可能会毫无征兆,转身走掉。



比如,来自沈阳的大姐郭春艳,在日本羽田机场做了22年的保洁工作。
别小看这份工,郭春艳可是做到了“匠人级环保师”,被称作“世界第一的保洁员”。

羽田机场连续三年获得“世界最洁净机场”的荣誉,全靠她当家。
郭春艳的画报在机场随处可见,还出版了五本关于保洁的专业书。

景观树上黄了一片叶子,秒摘。墙上有水渍的痕迹,不能忍。走过的地方,锃光瓦亮。

那首刷屏朋友圈的“方舱医院真神奇”,可怕的不仅仅是小男孩的浓妆
文 | 指听 From Vista看天下 微信号: vistaweek 这几天,一首抗疫儿歌《方舱医院真神奇》因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引起了大众热议。 这首歌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谭哲与作曲家卜文正、蒋军荣联手制作。根据创作者的介绍,是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传达乐观的
对着镜头总是笑得很张扬,不谙世事如一个普通留学生。


虽然在日本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但缪晨希很庆幸,没有顺着家人的意思,留在老家当公务员。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环境下,我没有理由离开这边。

03

但疫情发生以来,他更新的频率特别快,除了《南京抗疫现场》外,因先后摄制了七部相关的短视频。
《我住》76、77集采访过的“岛爷爷”岛田孝治,现居武汉的咖喱店经营者。
刚接通视频的时候,他把镜头拿倒了,就和我们不熟悉电子产品的爷爷奶奶一模一样。
不论是困难的时候还是开心的时候 都想和武汉人民一起度过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就是一位日本湖北总商会的湖北籍大叔亲手贴上捐赠物资的。
听到在日本长大的女儿对自己的评价,他的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他的一位湖北的同学去世了,因为患有肾病,疫情期间得不到治疗。虽然不是新冠病例,但也是疫情中的次生悲剧。




但当到了办公室,连线湖北的医院负责人,接洽捐赠物资的事。



竹内亮和他的频道和之梦,的确做到了频道简介里的那句:
竹内亮在2月初的时候,已经从中国回到日本的老家休假。
《我们住在这里的理由》在肺炎疫情严重的时候,还采访了不少在街头的日本年轻人。
甚至有人觉得,反正戴不戴口罩都没有用,会感染的人就是会感染,不会感染的人,就是不会。






在这样一个个的盲区之下,在这条人头攒动的街头之间。
疫情,就这样,在“不知情”“不确切”的人群中散播开。
如何去提高日本人民的防疫警惕性,竹内亮只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事——
日本各大电视,如TBS,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都纷纷转播这部只有10多分钟的视频。
这部短短的纪录片中,让Sir感触颇深的是竹内亮的一段话:





预设的观众,是和中国疫情现状、防疫方式都很不同的欧洲。
成功就成功在,它用一个第三方的人性视角,架起了一道沟通理解、消除偏见的桥梁。
在偏激比理性叫得更响、民族情绪比事实全貌传播得更快的网络环境中。
正如《我住》,超越了国界,成为了广受中日观众喜爱的作品一样。
《南京抗疫现场》,也绝不仅仅是一部拍给“外宾”看的纪录片。
并不只有德国人、西班牙人、韩国人、日本人,是这部纪录片的观众。
在《南京抗疫现场》的结尾,竹内亮有另一段表达,尤其应当引发如今我们的反思。
我能感受到 南京市宁愿牺牲经济 也要战胜疫情的决心





病毒从哪来?叫“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算不算歧视?人工合成是不是阴谋论?要不要道歉?是不是应该“抄作业”?
一旦与被允许的声音不同,就可能遭到群起而攻之,乃至被“消声”……
此时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是重新思考一下“尊重”的定义。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毒Sir,From Sir电影,微信号:dushetv。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在英国生活了十几年,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文化差异,竟是因为病毒….
文 | AnnXiao From 公众号安潇 微信号:sukiandsula 我在英国生活了十几年,对本土文化融入得还不错。老公是英国人,我也有很多英国朋友。时事有BBC,娱乐有英剧,最能戳中我的就是英式幽默。就连暗黑料理,我将就了这些年之后也开始习惯了。 我一直没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