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澳洲禁了意大利!奥大校长:新西兰禁中国是歧视

因为一直咳嗽,奥克兰亚裔乘客被赶下公交车;1200名Vodafone员工在家办公

奥克兰公交车司机 把一直咳嗽的亚裔乘客赶下车 根据NZ Herald报道,一名奥克兰公交车司机,因为担心乘客感染新冠病毒而把其赶下了车。 一名女性,在周五晚上目睹了这起事件, 当时司机大声问 “谁一直在咳嗽?” ,随后一名亚裔男性乘客举起了手,司机便让他



就在今天3月11号,澳洲总理宣布:将于今晚6点开始,正式对意大利实行“旅行禁令”。

除了来自意大利的澳洲公民和永居居民外,任何从意大利出发或者途径意大利的人都无法入境澳洲,被允许入境的人要自行隔离14天。

在此之前,澳洲已经对中国、伊朗韩国三个国家实施了“旅行禁令”。

3月5日,澳洲禁了韩国,新西兰没有跟进。

今天,除了澳洲,英国、德国、丹麦、奥地利等多个欧洲国家也已经对意大利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旅行禁令”。


而新西兰,依然……

华人集体吐槽:为什么不禁意韩?

截至今天下午,意大利累计确诊10149例,死亡631例。意大利全国封闭,几乎可以说是已经“沦陷”。

而韩国累计确诊7755例,死亡247例,接近“失控”。

而新西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表现出禁意大利和韩国的意向,这也让不少华人网友纷纷开始吐槽。

/ 吐槽1:新西兰这是纯歧视中国

/ 吐槽2:新西兰禁令只关乎政治

/ 吐槽3:这是什么样的政府?

通知:受疫情影响,这些签证申请被延期,新西兰移民局给出建议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新西兰移民局北京办公室自1月24号关闭,导致130名移民官没法上班,成千上万的签证申请被延期。 新西兰移民局北京办公室,过去每周大约能处理1万个签证申请,新西兰每年约50%的临时签证申请都是北京办公室处理的。 一名基督城恐袭遇难者亲属

/ 吐槽4:不防小人防君子

华人在国会网站发起请愿

吐槽归吐槽,我们的声音要想被听见,还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

昨日,就有华人在新西兰国会网站上发起了请愿。


请愿内容包括:

1、敦促政府限制从新冠疫情受影响国(如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入境

2、在入境口岸建立体温检测设施; 

3、在政府控制的隔离场所内,隔离确诊的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直至其痊愈; 

4、停止或减少聚集性活动。



目前,已有1543人签署了该请愿书。如果你愿意支持该请愿,点击阅读原文签署

奥克兰大学校长:旅行禁令是歧视

新西兰的防疫操作,不仅让华人着急,连奥克兰大学的校长也坐不住了。

今早,新西兰本地媒体NZ Herald发布了一篇名为《Stuart McCutcheon:旅行禁令是歧视》的文章。


Stuart McCutcheon教授是奥克兰大学的校长,以下是他的观点:

我认为
新西兰政府对中国的旅行禁令是歧视性的、政治性的决定
,并不是出于对公共卫生的考量,下面是我的论据:

针对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不赞成制定旅行禁令。世卫组织指出,旅行禁令最多只是暂时推迟了疫情的爆发。

然而,
旅行禁令却鼓励了旅行者隐瞒他们的行踪
,有意思的是,人们已经经由第三国入境。

没有准确的旅行史,移民官员会很难发现来自高风险国家的旅客。
这损害了支撑现代公共卫生对策的教育、自我隔离和跟踪程序。

此外,
旅行禁令鼓励各国低估受疫情影响的人数。
因为通过这样做,这些国家可以减少旅行禁令对本国经济造成的风险,并保留可以获得国际专业支持,药品和防护设备的机会。

最后,
旅行禁令增加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并加剧了歧视和污名化。




看看世界卫生组织的其他
194个会员国
对Covid-19的回应:
针对这种病毒,仅有41国实施旅行禁令。
这些禁令中许多是仅针对湖北省的,而不是整个中国。

这是不合逻辑的:在过去的六周中,政府已允许9000多名新西兰公民,永久居民,澳大利亚人及其家属从中国返回新西兰。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被确诊,鉴于冠状病毒在湖北以外的发病率为1/12,000,这并不意外。


但是,与此同时,政府却禁止来自中国的访客,其中大多数人(包括12,000名学生)是中国人。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从中国来的中国人,比从中国来的新西兰人更容易带来病毒:这就是歧视。

– end –


号外!新西兰生活快讯,
首次
微信个人号
啦!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新西兰省钱小能手”,我们将每天在朋友圈实时发布,纽村
最新、最全、最有品质的打折信息!




///


扫码关注我
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新西兰



今天截止!The Market 全场满$99减$25,东西超全!

The Market新西兰线上商城 集齐各大品牌入驻 基本上NZ本地的牌子都有哦 男女童装,家具家居,生活百货 现在推出首次购物优惠 全场满$99减$25! 结账时输入优惠码“FLYBUYS25” 3月11号截止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购买 – end – 号外!新西兰生活快讯, 首次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