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店查没口罩被退回?原是广告惹的祸!澳口罩市场鱼龙混杂,TGA一证难寻?
上周,悉尼华裔男子Eric(化名)所开超市售卖的口罩,被卫生局强行拉走,引发华社讨论。然而,本周,这批口罩竟又被原封不动给送了回来。 记者介入调查发现,原来是广告惹的祸。 前文回顾:卫生局突袭,澳华超数百口罩被查没!监察员为华裔,没TGA不准卖?(
大篇幅地强调
“航班存在安全风险”,
“千里投毒”。
01
4月8日晚上9点左右,
一架从武汉起飞的直飞货运机降落在了澳洲。
这是自解封以来,从这座疫情中心城市起飞
抵达澳洲的第一架飞机。
它不是一架客机,
而是一架国际商业货运航班。

机组人员也成为自1月底以来,
第一批从武汉直接飞抵澳洲的人。
飞机带着90吨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降落在了悉尼。
远远就能望见货箱上的“口罩”标识。

对于处在疫情胶着阶段的澳洲来说,
这波救援物资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


但却彻底变了个味!
:第一个来自疫情重灾区——武汉的航班降落在悉尼,载有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
7 News:武汉解封后,悉尼迎来了第一个从武汉起飞的航班。
:
武汉航班“
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
“从武汉到悉尼:来自疫情爆发中心来的货运航班抵达澳洲。这座城市解封不到24小时,武汉起飞的第一架航班就降落在了澳洲。”
澳大利亚人报:“两个月来,第一个从‘病毒之都‘过来的航班要在悉尼降落,截至周一,武汉仍有574例确诊患者。”
02
这趟货运航班存在的健康隐患。
根据特殊规定,

但是从武汉来的飞机还是存在风险。”

电台广播员Alan Jones就此事采访了卫生部长Greg Hunt。
Jones不断质疑从武汉进口物资的安全性,他问:
“是谁包装了这些物资?这些物资可以用吗?
不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这些物资吗?难道这些物资不会传播病毒吗?”
Hunt一再保证,飞机不会有安全隐患。
明显是在“带节奏”,
更认为其有标题党的嫌疑:
明明是货运飞机,标题中却不加Cargo(货物),而直接用Flight(航班),引人误解。
“看到英文标题,就能想象评论会是什么样了”
03
顺着网友的提示,
果不其然,在一些英文原文的报道下方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
大部分都是对中国的口诛笔伐,认为中国“千里投毒”。
“我们门都出不了,结果武汉来的航班却恢复了?这是在开玩笑吗?中方给出的数据并不透明。”
“中国这是在惺惺作态,永远不要相信他!其他国家那已经有教训了,他们寄过去的医疗物资都是不合格的,或是给感染者用过的东西!他们给的这些物资是为了感染别的国家,从而称霸世界。”
“哪来的回哪去!”
“这是来了个什么鬼航班,从中国来的我们都不要。”
甚至有网友直呼“肮脏的中国病毒(Dirty Chinese Virus)”,对此一通冷嘲热讽:
“这个飞机没有戴口罩。”
“这些抗疫物资真的能用吗?”
“飞机运过来的可能是新冠病毒。”
“这架飞机上的东西必须完全消毒。”
“这是在逗我,我不想要中国产的口罩靠近我脸上任何一个地方!”
“这是谁想的馊主意,接受给我们带来的病毒的国家的物资。”
令我们仍寸一丝欣慰的是,
有少部分理智的澳洲网友善意地提醒民众:
“这个航班带来的是抗疫物资,但是媒体从来不会把这些内容写进报道,然后我们只相信他们给我们看的东西。”
但是这些理智的评论,
瞬间就被铺天盖地抵制和讨伐的声音所淹没。
对中国的责怪、不信任和冷嘲热讽就全都涌了出来。
04
对于澳媒恶意抹黑中国,早已并非第一次
自疫情在澳洲爆发以来,澳洲媒体屡次在“医疗物资”一时上做文章,
引发澳洲民众对中国的误解和仇视。
3月26日,澳洲新闻集团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
《中国公司运走数百万澳洲口罩、洗手液及手套》
文中指出,为了支援中国国内抗击疫情,中国地产巨头绿地集团在澳洲购买了
300万个外科口罩、50万双手套,
大量消毒液、洗手液、
抗菌湿巾和基本医疗用品,
并将它们运回了中国。
下一个中心!一线海景,高端配置,私密稀缺宁静湾,重新定义世外桃源
你说我想要 远离城市的熙熙攘攘和车水马龙, 我想要亲近 大自然与郁郁葱葱的山林为邻 我想要看清晨 第一缕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 我想要和你一起 肩并肩看朝阳升起和夕阳西下 为此,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终于找到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 Serenity 4212宁静湾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绿地集团采购这批医疗物资的时间,是1-2月期间。
而澳洲新闻集团为何要在事隔近两月之后,
在澳洲疫情爆发之时,
选择旧事重提呢?
而在4月2日,澳媒又再次曝光称,
中国在疫情期间囤购了20亿只口罩及2500万件医疗用品。
称中国企业从全球购买大量抗疫物资寄回中国,
直接导致了全球医用防护装备紧缺,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澳洲。
同样地,澳洲新闻集团配上的视频:“澳洲医用口罩被送回中国”中,
时间分明是2月8日。
无独有偶,Daily Mail对此事报道的文章标题是:
在疫情危机逐渐升级之势,中国采购医疗物资的数据遭曝光:一个月内向武汉运送了20万只口罩。
并表示澳洲目前在医疗物资非常紧张。
4月2日,悉尼晨锋报称,在澳大利亚山火危机期间,数十亿口罩被送往中国。
5天前,九号台新闻60分报道,
“大量医疗物资被运往中国,澳洲医院物资短缺”
4月6日,The Chronicle:中国公司采购悉尼的医疗物资。
文中称,中国企业正在“四处搜刮”悉尼的口罩。
虽然采购抗疫物资一事是事实,但是澳媒却弱化采购时间,
给读者呈现出了一种中国企业在澳洲抗疫的关键时期,
买光医疗物资,送往中国的现象。
4月6日,中国驻澳大使成竞业在大使馆官网发布声明,
批评澳媒涉疫报道失实。
成竞业表示,部分澳洲媒体多次将在澳中资企业将医疗物资运回国内,
与澳洲目前医疗物资短缺联系起来。
中国驻澳大使成竞业
直指澳媒误导公众,
恶意将中国企业采购的举动定性为 “丑闻”,是在误导公众。
成竞业指出,当一些澳洲企业忙着在中国采购医疗物资的时候,
澳媒却在诋毁中国企业2月份在这里做类似的事情。

澳洲矿业大亨Andrew-Forrest
4月初,为解决澳洲医疗物资短缺问题,
澳洲矿业大亨Andrew-Forrest斥巨资从中国采购了医疗物资,从上海分批运抵西澳州首府珀斯。
那么,澳媒又如何报道澳企在中国采购医疗物资一事呢?
“Andrew Forrest斥资5.2亿澳元抗击疫情。”
“Andrew Forrest夫妇拿出5亿帮助疫情下的弱势群体。”
“亿万富翁Andrew Forrest在物资紧缺之时,利用其与中国的私交,为疫情的受害者保证了物资供应。”
澳洲边防局查获扣押了
海量来自中国的口罩和防护服。
据悉,查获扣押的原因是因为
这些医用物品不符合澳洲标准,
涉嫌假冒伪劣。
报道称,最近几周,澳洲边防局截获了几批假冒和不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官员向媒体表示,边防局查获了
80万个口罩,
总价值超过120万澳元。
表示质疑
。
一系列“物资事件”的报道,妥妥的“双标”呈现。
媒体应该秉持的基本操守,似乎也已荡然无存。
期间酝酿的后续恶劣影响,
难道反而是新闻从业人员所喜闻乐见和追逐的?
今日结语
但是澳媒的侧重点,
却是在偏向批评中国和华人。
在这个关键时期,
媒体的报道应该
给民众亿信心和鼓励。
而非“搞事情,带节奏”,
引导民众产生负面情绪。
如果因为媒体的这些
有失公允和客观的报道,
不可避免地刺激仇华情绪的抬头,
这是在澳华人的悲哀,
也是澳大利亚的“不幸”。
编辑:十一
内容来源:今日澳洲App、今日悉尼(甜橙)、7News、ABC News等。
“包”
你满意
最高或判7年监禁!昆州男子拒检测,朝护士吐痰,卫生部长:行使法律权利追究责任
疫情以来,全澳发生多起医护人员受欺辱事件。 周三,一名52岁的男子被控在Royal Brisbane and Women医院的发热门诊里朝护士吐痰。 据《信使邮报》报道,该男子来自布里斯班北部的Bowen Hills,据悉该男子被控朝穿着防护服的护士吐口水。 据称,当时由于该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