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达成一致!拒绝联邦建议,各州继续网课!澳洲父母大呼:快返校吧!
随着国内大部分地区病例清零,部分学校也已经正式开学。 孩子终于送回学校,很多家长都是头也不回地马上离开,表示只想一个人静静。 而在澳洲,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周复活节假期刚结束,莫里森在发布会上就表示还是支持应该开放学校,根据联邦政府首席卫生官
最
近,全球各地的地标建筑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亮灯活动,
在这场全球疫情中,各国的医护人员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牺牲。
自疫情发生以来,维州以及整个澳洲的医护人员就一直面临
还有的甚至只能用垃圾袋、回收材料、甚至是$2的一次性雨衣当防护服…
推广: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澳洲首款美肌含片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防护用品,维州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由首席卫生官领衔的特别小组,负责发布指导方针,
药房的工作人员,以及进行初步筛查的医护人员或许都不能穿任何防护用品,
这400多位华人来自同一个微信群。
群里的成员
要么自己本身就是医护,要么家人朋友是。
比如其中一位成员伍东扬博士,她曾担任澳洲国防航空研究所的所长,
24岁的儿子现在是澳洲一名急诊科医生。
还有另一位成员林琳,
她的爱人是一名正奋战在墨尔本抗疫一线的麻醉师。
正因为这样,所以群里的人都非常关心澳洲的疫情形势。
因此,在3月份澳洲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志愿者联系了国内的防护物资,希望澳洲政府采购过来。
这些物资
有中国政府认证的资质,也曾用于武汉一线的防疫,还为此专门申请了澳洲TGA认证,只为了能早日用到澳洲抗疫一线。
但是澳洲政府迟迟没有动静,而其他国家也在大量采购中国的物资,大家非常着急。
为了之后的捐赠合法合规,4月5日,MedFamily注册成为NGO组织。
推广:

60万人离开澳洲!史上最大人口暴跌!澳洲经济更惨了!
人口红利消失~ 虽然澳洲的疫情形势在逐渐好转,但是疫情带来的副作用却会持续。 最大的副作用之一就是: 澳洲将会经历 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下降! 经济也会再次受到重创! 据代理移民部长Alan Tudge透露: 受到澳洲政府关闭边境的影响,单是在今年前3个月,就
有人负责筹款、有人负责TGA认证、有人负责联系捐赠医院、有人负责华人外联。
在宁波同乡会、苏州同乡会、东南墨尔本校友会、同济墨尔本校友会、中山大学澳洲校友会、Carey家委会、澳星集团这
7个华人团体和170多位爱心人士
的捐赠下,
不到一周的时间,MedFamily的志愿者们就募集到了
20万澳元
的善款,并从中国采购了
具有TGA认证、符合医用标准的一批防护物资。
目前医院
只剩下50件
隔离衣的库存,一旦用完,手术都只能取消。
皇家眼科医院的COO Jenni Bliss专程向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
Western Health:非常感谢Medfamily社区对我们的捐赠,你们的支持让我们前行!
Northern Hospital的麻醉科主任也特别写来感谢信,提到这些华人捐赠的初衷让人感动:我们都生活在澳洲,不管来自哪里,不管背景如何,人们都要守望相助。
不过在MedFamily的志愿者们看来,真正应该感谢的是这些医护人员!
所以,为了更好地表达对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在捐赠之前,
短短2天,40多位华人背景的小朋友都拿起画笔,画下了一幅幅虽然稚嫩、但却满含敬意的画作。






其实除了MedFamily之外,墨尔本还有很多华人和团体都在积极为医护人员募捐。
有一位墨尔本的
华人妈妈Sophie Sun在Gofundme上发起筹款活动,
筹集$6000为医护人员购买防护物资。初衷是想将疫情期间给孩子办生日派对的钱节省下来买物资捐给医院。
4月16日,
白马区的亚洲商会也给The Alfred医院捐赠了一批紧缺的防护物资。
维州州长也在社交媒体上登出了一个孩子写给维州救护车的感谢信。
而我们虽然不能和他们同行,但是也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站在他们的身后,默默守护。
通过这样的行动,他们也希望能为澳洲的华人社区树立正面的形象,让澳洲人知道,
维州各医院曾表示,此前已经有不少华人及华人群体打电话给医院,想捐赠物资。
接下来,MedFamily表示自己的下一步是继续捐赠,还有大约
26万澳元的防护物资,
等待筹款捐赠。
前天去医院捐赠时他们了解到,经常接送确诊患者的
救护车也非常缺ICU级别的防护物资。
所以下一步,MedFamily会考虑给救护车系统捐赠。


澳洲一城市决定断绝和昆明友城关系!称没有真正的友谊!现已招致疯狂谴责!
又搞种族歧视?! 周二晚上,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内陆城市沃加沃加市(Wagga Wagga)市议会进行了一场投票,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争议。 投票内容是,沃加沃加市决定断绝与中国昆明市的友好城市关系。 最终投票结果是: 4票:3票 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沃加沃加市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