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墨尔本,上午8:52分,小雨将至。在闷热而滞重的空气中,航班编号JD461的空客A330降落在了墨尔本塔拉梅林国际机场,这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机舱里坐满了人,但在所有257名旅客中,来自山东青岛的任兴兰是最特殊的一位。
1月27日,任兴兰的独子李长翔在墨尔本遭遇车祸,生命垂危。但由于澳洲政府针对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发出旅行禁令,只有澳洲公民和永居签证持有者才能前来,任兴兰一度陷入困境。
医院曾询问任兴兰,是否愿意捐出儿子的器官,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得知情况后,她哭了很久,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同意。
她说:“如果儿子能帮到更多的人,让其他人更好的活着,我可以接受器官捐赠,希望他将来能够投个好人家……”
在今日澳洲记者和一群志愿者的帮助下,澳洲内政部与移民部紧急特批了她的签证,她也因此成为禁令发布后抵达澳洲的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个例外。
任兴兰带的行李不多,在接受了初步检疫后,志愿者们将她带到了Royal Melbourne Hospital附近的一家宾馆住下。尽管她一直念叨着要赶紧见到自己的儿子,但还是在志愿者们的劝说下先略作了休息。
墨尔本,一夜
深夜,任兴兰从小睡中醒来。她强撑着疲惫的身躯带上口罩,从宾馆旁的小路走向了Royal Melbourne Hospital。
一路上,志愿者们领着她小心地避开人群,最终进入了ICU。
在这里,她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李长翔,此时,距离他因车祸送入ICU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星期。
只是那个平日里阳光活泼的大男孩此时已经无法言语和动弹。他缠着厚厚的绷带,头部一块颅骨已经被取下,浑身接满各种软管、电线和监控仪,正是它们,维系着七天前就被宣布脑死亡的小李的生理机能。
任兴兰女士
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任兴兰能再见儿子一眼,最后一眼。
任兴兰流着泪喊着儿子的小名,用力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就好像他只是睡了过去,随时会醒来,又像是要把他的样子认真刻在脑海里。而11个小时之后,他就要被推上器官捐献的手术台。
没有人忍心打扰这一对母子。于是,在Royal Melbourne Hospital的ICU里,一位母亲陪着自己的儿子度过了她在墨尔本的第一夜,和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夜。
一人逝,十人活
2月10日早上7:00,移植手术即将开始。
志愿者们和医护工作者进入了病房。他们劝任兴兰离开儿子,以便做器官移植的准备工作。
她哭了。
“他会不会很痛?”她问医生。
“妈妈……对不起你……你会救很多人……”她又哽咽着对病床上的儿子呢喃。
随后,她配合地离开了病房。
9:00,取器官手术开始。
手术室里,澳洲医生们娴熟地操刀。
手术室外,一位中国母亲泪流满面。
我知道的是妈妈捐出了他的角膜、心脏、肺、肾和肝,医生说至少能帮到10个人
。”
急需帮助的家,支离破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