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遭遇3600亿大蝗灾,这次真吃不动…

文章转载自:带你游遍英国

微信公众号ID:weloveuk

话说,

2020年才刚开始不久,就发生了各种不太平的事,

就在我们奋力和病毒作斗争的时候,

地球另一边的非洲,如今也是多事之秋…

这次,让人们忧心忡忡、让东非劳动人民遭殃、联合国紧张不已的对象是我们的童年记忆,蚂蚱(蝗虫)。

先来看图片感受一下…

(密集恐惧严重慎点!)

(密集恐惧严重慎点!)

(密集恐惧严重慎点!)

大家都听说过蝗灾吧,

在非洲,蝗灾多年来是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最大的敌人之一。

其实每年阿拉伯半岛、非洲都是蝗虫光顾的重点,然而这一次的规模,还是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不同于以往的“意思意思”,这段时间东非遭到了3600亿只蝗虫的光顾,而这个数字还是急速上升中。

千万人的粮食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危机,蝗虫身影如魔鬼,甚至干扰了航空飞行,

对于这次首当其冲的受灾国肯尼亚来说,上一次发生这么大规模的蝗灾还要追溯到1950年代。

美联社表示这次蝗灾是非洲近几十年来之最,可想而知本次灾难的严重程度。

看到非洲平原上势如破竹的蝗虫大军,任何人的第一想法可能都是保命要紧——

空气中充斥的似乎不是空气,而是蝗虫……

而它们所过之处——

一片残余……

东非人民现在陷于和蝗虫的肉搏战事中,

有骑着农家小摩托使劲鸣笛渴望蝗虫像家禽一样反应逃走的,

有拿起雨伞在蝗虫群里挥舞驱赶的,

还有的小孩子聚集起来试图用叫声和呼喊声威慑蝗虫,

但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这些操作的微不足道。

每天这些蝗虫都会吃掉上万人的口粮,这些作物没有办法继续生长成熟,万千民众辛苦播种耕地,忍受着饥饿等待的救命粮就这样化为了乌有。

在本来就闹粮食危机的非洲,如今又有蝗虫来和悲惨的人民抢饭吃……

目前已经遭殃的有东非北边的几个国家,而这些数亿千亿计的蝗虫正在加急往南部的国家前去,速度有130码之快……

这次危机,隐藏着人们不愿意相信,但不得不信的一些无力现实。

这次蝗灾起源于和东非一海之隔的也门,而在也门,蝗虫常年的形象都是沦为锅中鬼的——

对于这个被战火肆虐了多年的地方来说,蝗虫是免费的食物,是改善生活,甚至救命的东西。

因为蝗虫有一个昆虫常见的优点,蛋白质含量高,

所以,也门人们的真实生活可能是这样的画风——

在乌漆麻黑的夜晚,挨家挨户打起了手电,涌入田间,在稻田里摸索翻找,

有的拿着头巾,有的拿着床单,还有的干脆徒手,

一晚上过后,10袋、20袋甚至30袋的蝗虫就被村民喜滋滋扛回了家。

第二天,乡亲们就吃上了烤蝗虫、炒蝗虫,甚至生蝗虫……

往年的零星蝗虫刚好能满足也门吃货的需求,然而,今年的这个蝗虫简直是完全超出也门人民的能力范围。

去年十月中旬开始,也门受到台风的灾害,多场暴雨不约却至。

正是这几场始料未及的暴雨,为蝗虫“帝国”创造了绝佳条件——温暖湿润的土壤是虫卵的温床。

雨停后,千万计的虫卵成功孵化,在也门整装待发——

它们要等长到一个月大可以飞行之后,度过红海,杀往广阔的非洲大地。

顺着季风,靠着自己灵动的翅膀,加上一路上大快朵颐的充足能量,它们成功过海,

一度过海峡,数量已经增至千亿。

为了让自己短短3个月的生命吃得更饱,让种族繁衍,它们从没有停下的意思。

可以想见,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无论是高粱玉米还是红豆,只要是农民地里种的,蝗虫就能给啃干净了。

一个普通规模的蝗群中很小的一部分每天就能吃掉2500个人的口粮。

巴黎面积那么大的蝗虫一天可以吃掉法国一半人口每日的食物。

而蝗虫又超级能生,母蝗虫会在随到之处的土壤里产卵,一次产卵可达六七十粒,一辈子能产300颗卵左右……

这就像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只要还有粮食,蝗群就会不断壮大,越来越难消灭。

如今,非洲人民都对这末日般的景象表示怕了,

“当地人真的很害怕,因为它们可以吃任何东西,玉米、高粱、红豆……

他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大数量的蝗虫。

甚至连动物也心生畏惧,

“家里的母牛看到了很怕,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最惨的还是农民们,

“前几年天干地旱,家家户户都收成不好。

今年雨水充沛,我们本以为可以丰收了,没想到,雨水只带来了如同魔鬼般的蝗灾。

最后收成还不如干旱的好……”

心痛又无奈。

面对每天都处在随风高速飞行状态的蝗群,吃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实上,就算把人类和蝗虫的天敌都加起来,也只能吃掉蝗群的1/10数量不到……

蝗灾也给非洲的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

飞行员看不清飞行前方,发动机被蝗虫涌入,最终被迫改道将地盘留给肆虐的蝗虫……

有人说,这是非洲的“野火”,无边无际,蔓延千里,看不到尽头。

而事实上,蝗灾也是人类从来没有战胜过的自然产物之一。

世界范围内,蝗虫一直是全球农作物的头号害虫,

但是在科学预防的强烈意识和技术手段下,各国都已经看到了治理蝗灾的卓越成效——

扼杀于摇篮中,是治蝗灾最有用,最实际的办法。

但近些年预测蝗虫侵袭的因子里,气候变化成为了关键的未知因素,给了蝗虫种群喘息的机会。

我们过去曾经也用巨型蚊帐、喷火器,甚至大型真空吸尘器和蝗群对峙,也只属于治标不治本。

一旦蝗群成了规模,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以环境为代价的化学物质投放。

虽然也不能100%扑灭,还劳民伤财——

十多年前西非的灾难性蝗虫爆发让政府损失了4亿美元,而估计收成的损失还有多五倍以上,

那次虫灾,最后消失于干冷的冬季世界……

这次的蝗灾也顺应了灾难片的情节,接下来还会向中亚发展,印度、巴基斯坦都会遭殃,只待春暖花开,虫卵一一孵化,幼虫一日振翅而飞……

在这个凝聚一齐的怪物面前,根本没有国界之分,

1954年,蝗群飞越地中海,入侵了英伦三岛;

1988年,隔着大西洋、5千公里开外的加勒比海地区成为它们迁徙的远方,

联合国估计这次将有20个国家被波及其中,

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5个月之后,蝗群会扩增500倍……

所以,人类征服了大自然了吗?

并没有。

 

ref:

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6038-Locust-plagues-point-to-grim-future-of-climate-change

http://jandan.net/2015/11/10/start-biblical.html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51234135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0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