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4日下午,全澳“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已超过2000例。为减缓病毒传播速度,自3月23日周一中午开始,
全澳实施一级限制令,
酒吧、电影院等“非必要场所”全部关停。
与此同时,一些“必要场所”仍然敞开大门,方便维系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必要日常生活。
今日澳洲App记者走访了银行、邮局、火车站和超市发现,“疫情”带给民众最明显的影响,是无处不见的“距离感”。
记者在澳新银行发现,工作人员会询问前来办理业务的民众抵澳日期,并查看其护照信息以获悉,是否自动在家隔离14天。
银行中工作人员都戴了口罩,其中一位职员引导记者走进办公隔间,期间特意保持大约1米的距离。
在隔间内,银行职员和记者之间会摆放一个贴着黄色胶带的椅子,来确保两人之间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记者走访附近另一间银行,并没有设置黄色胶带椅子,但在办公隔间能够看到银行职员会刻意留出一定空间来办理业务。
中午时分,记者走访至悉尼唐人街附近邮局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民众不少,他们大多戴着口罩。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来取包裹的人比之前多。
邮局地毯上也贴上了醒目的黄色横线,来提醒排队时应保持一定距离。
悉尼唐人街附近邮局
(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WHO专家警告澳洲:一切才刚刚开始,再我行我素将很快面临指数级增涨!
雅虎新闻3月23日报道称,一位传染病专家警告澳大利亚必须开始认真对待冠状病毒疫情, 否则在未来的几周和几个月里, 这种指数级的爆发只会更加严重。 “现在还没有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COVID-19专家Dale Fisher教授周日在九号台的60 Minutes节目中警告
人们都井然有序的排队,一名前来取包裹的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她很想念中国的快递服务,同时抱怨澳洲快递的不便捷,
“现在上网课,我天天在家但从没听到有邮递员按门铃,只能来邮局取。”
但由于最近澳洲“新冠”疫情确诊病例逐日增多,平时爱逛街的她表示,“怕感染,买什么都邮寄了。”
火车站里,站台空旷,乘客稀少。记者看到几名西人男子也戴上了口罩。
即便是平日里最繁忙机场线,站台上也没几个人,只有几名工人戴着口罩在一旁交谈。
一名印度裔的站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火车正常运营,但很多人在家办公,机场又有很多限制,因此搭乘火车的人越来越少,“很担心会失业”。
从中央火车站到机场的火车上,车厢内乘客很少,只有一名西人低头看着手机,记者在其他车厢也看到相同景象。
在Woolies超市,记者看到在付款区域有绿色十字标线,以此让人们保持距离。但很多人没有按照标线排队,仍然紧贴在一起等待付款。
在超市自助结款区域,人们也没有意识,去按照地上的绿色标识排队,但一旁工作人员大约每隔2分钟来提醒,“请站在绿色十字上”。
一名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们还没有意识,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保持距离的习惯。
但她表示,会及时提醒排队顾客,按照政府的要求做。
从机场回到市中心的火车上,人明显增多,很多乘客提着行李,从他们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一行人刚完成了一次澳洲境内旅行。
他们出发时,悉尼只有4例确诊,回来后增长到800多人,
“真是难以置信。”
其中一名澳人仍然有信心,称,“应该比欧洲好一些,我相信疫情会尽快结束。”
在车厢内,一名印尼女子正在擦免洗洗手液,但她没有戴口罩。记者上前询问,她表示,“首先我买不到口罩,其次,我平时都裹着围巾应该也有点作用。”同时,她很疑惑,“为什么中国人都有口罩戴?”
因为“疫情”,澳洲的“必要场所”虽有所调整,但仍能维持人们日常的生活,这便是“战胜病毒”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