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高速路大卡车接连撞警车,4警员丧生!莫里森发文悼念,150年来最惨单宗警员殉职事件
4月22日晚高峰时段,墨尔本Kew区Eastern Freeway靠近Chandler Highway路段发生严重车祸,数十名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此次事故造成4名警员死亡,据信这是维州150年来最惨单宗警员殉职事件 。 警方负责人Graham Ashton证实, 有3名男警员和1名女警员在执行任务
今日话题
好消息!好消息!
今天(4月23日)的总理新闻发布会上,
莫里森表示,澳洲有望在
3周内放宽部分社交限制!
外出与朋友重聚逛街
可能很快就能实现了!
除此之外,澳首席医疗官也给出了
“封国令”的解禁大致时限:
至少还要持续3-4个月!
同时也提醒大家道:
眼下虽抗疫初告捷,
仍不能放松警惕!
要时刻提防“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01
自从疫情禁止非必要外出以来,
相信不少人已许久没有外出,
自闭在家,都快长出了青苔….
不过好消息是,再坚持坚持,
马上就能再次外出游玩了!
今天(4月23日),澳总理莫里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下澳洲抗疫效果显著,
3周内将放宽社交禁令限制!
而当记者问及什么活动会被优先解禁时,
莫里森表示,
“优先考虑让孩子重返校园,
和人们重返工作岗位。”
但有媒体也猜测,人们重返工作岗位
意味着冷清的商场会变回从前那样热闹繁华。
而老百姓们也能随着可以去逛街,
和网购说拜拜了!
除了总理发声外,
联邦政府副首席医疗官Nick Coatsworth也透露,
从5月11日起放宽社交疏离禁令。
Nick Coatsworth
不过放宽禁令并不意味着生活能一步回到疫情之前。
副首席医疗官表示,人们虽然可以重新开始聚会,
但在公众场合中仍需保持1.5米的距离。
同时,注重保持个人卫生,
如有必要,仍应佩戴口罩等。
02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澳洲首席医疗官Brendan Murphy表示,
由于海外输入病例的巨大风险,
澳洲人可能还需要等待
至少3-4个月
才能前往海外旅行
言下之意,最快也要等到今年8月才会解除“封国”
Murphy肯定地表示,
开放边境将是“解封”的最后一步,
但目前“很难确定具体的时间表”。
美国突然暂停移民!那澳洲呢?浅谈疫情下移民和签证风向可能怎么吹?
本周二下午美国总统首先在推特上宣布将会签署暂停海外移民的命令,因为新冠疫情是个看不见的敌人并且要优先保护美国公民的就业,据悉受到疫情影响,美国失业人口达到了2200万。 同样作为一个移民热门国家,澳洲的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周二总理发布会宣布第
他说:“在未来的3-4个月间,
我们不会放宽对边境的管制。
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
放宽任何边境管制措施
都是十分危险的。”
“数日前,我们向国家内阁建议,除非有特殊情况,
否则我们将继续严格禁止澳人离开澳洲。
澳洲公民可以返澳,但仍需接受隔离。”
Murphy还表示,
澳洲作为一个“岛国”,封锁边境使其能够
“比其它国家更有效的”实施边境管制政策。”
澳洲首席医疗官Brendan Murphy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美国及英国没有采取类似的行动,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据我们所知,不受控制的传播的最大风险就来自海外输入病例,
我们有很多来航班,数量及流量都非常大。”
不过今早莫里森提及,
如果澳洲重新恢复与外界的联系,
毫无疑问的是将会率先恢复与新西兰的通航。
03
昆州医生疾呼:
无症状感染者恐导致第二波疫情
澳洲“非常不可能”发生广泛的社区传播
。
“在大多数地区,我们正对所有出现了呼吸系统症状的人进行检测。”
但首席医疗官依旧强调,人们仍需对此保持警惕。
而昆州一位发热门诊主任Evan Jones近日也发出了相似的警告。
他表示,为了防止第二波疫情爆发,
除了提防“无症状感染者”外,
处于高风险感染行业的工作者应当进行必要检测。

高危职业包括:
超市员工、交通运输工作者、航空工作者、医护人员、
餐饮服务人员、零售业人员、接待行业工作者、
理发工作者、邮递和送货服务工作者、婚庆司仪、
葬礼工作者、酒类专卖店工作者、私人健身教练、
加油站工作者、银行柜员。
。
。
否则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
今日总结
在经过一个多月漫长的
澳洲“禁令”生活后,
我们终于有望逐步回归
从前的生活!
让我们继续再遵守疏离令
稍作等待!
相信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一定都是值得的!
编辑:廊檐柘、十一
485签证保险低至$3.19/天
小蜜蜂携手Bupa倾情推荐
线下网点多,理赔快
合作机构多,覆盖广
私人保险,生育保险,
撇去无关policy,避免无效选项,只为适合你而来
“要留可以,包你没好日子过” 昆州医生被嫌上班接触病毒,遭房东轰走
那天是让昆州麻醉科医生Hannah(化名)心寒的一天。 在布里斯本附近的医院连续工作10个小时后,她收到房东的信息,说要谈谈关于新冠病毒及隔离的问题。 Hannah下班后立马给房东通了电话,对方证实了她的不好预感: “要么不再去医院上班,要么尽快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