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澳洲华人送餐员遭遇“冷漠”顾客!一条不期而至的短信,却令人泪目…

无视新公共卫生法?每人一千刀!新州第一批被罚人员出炉!

3月26日,新州一位来自Lake Macquarie的女子和三名悉尼按摩店的员工成为新的公共卫生法下第一批被罚款的人。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这名65岁的女子从巴厘岛乘飞机返回悉尼国际机场,她被告知需要隔离14天。 新州警察局长Mick Fuller(左)和新州警察厅长Davi

阿峰是活跃在澳洲墨尔本CBD的一名华人送餐员。两天前,他在为一位顾客送餐时,对方接餐时的“冷漠”让他觉得很纳闷。

但走出大楼的那一刻,他收到了一条道歉短信,短信的内容让他倍感温暖。

全程几乎零交流,暖心短信让人泪目

3月25日,阿峰像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穿梭在CBD。 

“堂食禁令”后,点外卖的人多了起来,他也比平时更忙碌了。

莫里森提倡1.5米社交安全距离之后,他也采取了响应措施。

每次送餐时,把餐放在顾客门口,然后退开1.5米的距离,等顾客开门取餐后离开。

当天下午6点左右,阿峰为Bourke Street某公寓顾客送餐。

进入大楼,走出电梯时,顾客刚好开门,是一位戴着口罩的华人男子。

阿峰将餐递上去,对方却示意他将餐放在地上,并让他离开。

除了一句“谢谢”,顾客全程没说一句话。

阿峰当时还以为,对方是害怕自己有病毒。

没想到,离开公寓后,他却收到一条表示歉意的短信。

“我是在隔离中,不好意思。”

“所以刚才不能接你的餐,请谅解。”

暖心短信(图片来源:供图)
这让阿峰觉得十分暖心,感动了好久。
有的顾客甚至会在订餐时备注自己在隔离,让送餐员把餐放在门口就行。
目前,很多大楼物业禁止送餐员进入楼内送餐,但有的顾客并不理解。 

3月25日,墨尔本CBD公寓Aurora Melbourne Central出现一确诊病例后,物业便不允许送餐员送餐上楼。

Aurora Melbourne Central告示(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但是,有些顾客或许不知情,还是要求送餐员像往常一样送到楼上。
阿峰的同事在给一位公寓里的住户送餐时,就遇到过物业阻止进入,顾客不理解,送餐员夹在中间为难的情况。
而这种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全副武装”送餐,“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阿峰一周上7天班,每天工作10小时,大概送30单左右,收入有$150澳元。 
每天,阿峰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在公寓、餐馆、写字楼之间,因此他也格外小心防护自己。

本人(图片来源:供图)
阿峰出门都会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携带免洗手液。虽然公司偶尔也会发口罩,但对于一天工作10小时的他来说,远远不够。
为此,他只能托家人从国内买了寄过来。
“国内便宜,澳洲太贵了”
家人最近寄来的一批口罩在上海滞留了。如果口罩用光,家里的还没寄来,他说,“就只能买亚超那种贵的了”。 
而每次结束工作回家后,他都会在衣服上喷洒酒精消毒。
“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万一我病了,再一个吐沫星子把顾客感染,良心过不去。”

免洗手液(图片来源:供图)
当然,并不是所有送餐员都能如阿峰这样自觉地进行防护。
记者在墨尔本CBD街头观察到,戴口罩的送餐员占到70%左右,戴一次性手套的几乎没有。 
对此,阿峰表示,有些送餐员是不重视这个问题。 
另外,在平台不发口罩,而送餐员又买不到,或者需要花额外的钱买口罩的时,“从人性自私的一面来说,那就不戴了。反正不戴也没有人会强制。”阿峰分析道。
失业人员涌入送餐业,“收入没有明显变化”
澳洲堂食禁令后,外卖订单有所增加,那么送餐员的收入有没有明显提高呢?
记者在墨尔本CBD随机询问了几位不同平台的送餐员,他们的回答不尽相同。 
华人送餐员:订单几乎翻倍,忙得不可开交;
印尼籍送餐员:订单多了,提成也多了;
澳籍送餐员:人们不想出门,订单异常地多; 

澳籍送餐员(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对于收入有没有提高,阿峰坦言,并不像有些送餐员说的“翻倍”那么夸张,因为“订单多了,送餐员也多了”。
阿峰观察到,最近自己负责的送餐区域,多了一些新面孔,路边的送餐员多了起来。 


他说,可能是由于许多美甲店、餐馆关门,失业的人都来送餐了。 
“所以收入没有太大变化,因为一天能跑的上限在那里。”

Box Hill送餐员等餐(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记者遇到的一位Box Hill华人区华人送餐员也认可阿峰所说,“系统会将订单平均分配,保证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


“如果实在不能治,就只能自己隔离了”
阿峰家乡在江苏南通,是家中独子,也是孩子的父亲。 
半年前,他来澳打工,成为了一名送餐员。 
送餐半年,他所在平台的起步费从最初的$7元降到现在的$5元,对此他只能接受,“不做这个做什么?”
运费较高的Uber Eats需要一定英语沟通能力,阿峰坦言自己无法胜任,但谈到和华人顾客交流,他却自信满满。 
“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得很好。西人就不行了。”他笑道,“英文太差”。

阿峰本人(图片来源:供图)
随着澳洲确诊病例攀升,父母时常打电话劝他回家。
但是,阿峰算了笔账,回国机票+隔离费用+来澳花费,“相当没赚到一分钱,白来一趟”。
记者问阿峰,有没有想过,万一自己感染上新冠怎么办? 
他说,“我会第一时间求助大使馆。” 
记者又问,没有想过去医院吗?
阿峰:“那会花很多钱吧?”
转而他又提到,“听人家说,政府会优先考虑给本地人和PR治疗,我们(这类签证)可能就只有排队了。” 

“如果实在不能治疗,就只能自己在家隔离了。”

超市缺货骂哭员工?澳Woolies女员工抽泣照片网络疯传!

近日,澳洲Woolworths超市的一名工人因抢购者的不当行为泪如雨下,她在收银台抽泣的照片在网上疯传。 据悉,这一事件发生在维州Mornington Peninsula地区的一家Woolworths门店内,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名员工在收银台旁边抽泣,另一名女子则在一旁安慰。 一名

墨尔本CBD送餐员(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随着疫情数据攀升,澳洲“限制令”大有收紧的趋势。
“堂食禁令”解除前,
送餐员将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线”人员。 
他们是否有足够的防护措施?
送餐平台是否有义务为他们提供防护?
万一他们感染了,是否能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如果“抗疫战”真的要持续到6月份,或甚至更久,这些问题可能正席卷而来。



更多关于此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澳分布,

请关注“今日澳洲App”24小时滚动更新。⬇️



扫描二维码
 最新澳洲疫情分布消息不错过

华人生活难题


独居女生如何解决搬家难题?

卫生死角,如何处理?

回国退房行李如何安全存放?

接机,送机无惧延误,晚点!


12万悉尼华人生活服务选到家

  搬运清洁仓储接送机

  你身边的生活服务专家!


   猛戳立即在线预订!  



好文!必须点赞


联合工人工会呼吁给每个澳人每周发放740刀的补助——即使他们没在找工作!

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会之一呼吁,在冠状病毒危机期间,全民基本收入应达到每周740澳元。 据《每日邮报》报道,联合工人工会(United Workers Union)秘书Tim Kennedy正在推动一项全国性的“就业保障”计划,以保证澳人能够继续工作。根据这项计划,在疫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