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2000吨生蚝滞销!失业人数暴涨140万,经济赤字恐达3000亿!澳媒: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或改变…

昆州总确诊达999!澳卫生部长宣:解封要分“三步走”,谨防疫情反扑!附澳多地发热检测点

根据4月15日昆士兰卫生厅消息, 今日昆州新增确诊病例5例 ,是自3月10日以来单日新增最低, 而昆州的总感染数达999例 。 据悉,在昆州确诊999名患者中,已经有442人康复,11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其中10人配有呼吸机。 另一边,据《每日电讯报》昨日报道,卫

前言

疫情之下,

澳洲上千吨生蚝滞销、囤积!

澳洲经济惨遭重创,

或造成3000亿赤字!

392万人失业、就业不足。

有专家预计:

房价恐下跌40%、失业率翻3倍

另一边,

澳洲教授曝光:

20%新冠检测结果不准确!

澳洲媒体罕见抨击:

新州州长,欠大家一个道歉!

在疫情处理方式的调查中,

还有40%的人,选择“群体免疫”?


1

澳洲千吨生蚝,
根本卖不出去了…

在疫情面前,澳洲真的已经拼尽全力了。

世界第一的检测率、高居前列的治愈率、救治费用全免、发放千亿澳元的现金补助…

可即便如此,疫情的影响仍旧无法阻挡。

澳洲海鲜业遭受了巨大的重创:

前有龙虾疯狂降价,现有上千吨生蚝滞销,

不仅仅是卖不出去的原因,库存甚至都积压太多了…

如今,餐厅、酒吧和俱乐部纷纷关门,

随之而来的便是,生蚝市场似乎被宣判了“死刑”。

没有了最主要的买家,几乎卖不出去了,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现象。

更何况,复活节还是一年中第2大的生蚝销售旺季。

原本生蚝养殖者准备了50吨生蚝,现在只能全部作罢。

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囤积着大批量的生蚝。

水中就有2500万-2600万只幼苗

等长到了可以上市的尺寸,那就是2000吨

不光是海鲜业,澳洲的各行各业都承受了不小的打击。

这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不久前,就有经济学家担忧:

疫情的影响,可能比金融危机还要严重6倍!

他认为:

2008年的经济衰退导致澳洲出现了50年来最严重的财政赤字,

一年的赤字达到了545亿澳元

而这次疫情,或将造成3000亿澳元的赤字!

ANZ银行CEO甚至发话:

这或许将影响,

澳洲整整一代人的生活!

同时,大量的企业被迫关闭,无数人面临失业的窘境。

还有一大批人生活困难,甚至在食物救助中心外排出了200多米的长队。

据Roy Morgan官网数据统计,

3月份的下半月,失业人数猛增了140万人

共有392万澳洲人,

遭到失业、或就业不足。

这个群体,占了整体劳动力的27.4%

而据Westpac银行的预测,

到今年6月份,澳洲失业率可能会翻3倍,达到17%

这将是自1932年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


还有分析师向澳洲媒体透露:

如果疫情持续了半年,未来几个月澳洲房价可能会下跌40%。

一边是澳洲经济,另一边是疫情和老百姓的生命,

想要两全其美,真的很难很难…

最近,一名澳洲教授发话:

澳洲的病毒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


“全球有20%的结果,实际上是假阴性。”

按照他的说法,

有些假阴性的感染者虽然检测了,但并没有检测成功。

他们还可能在超市、医院,

甚至澳洲的各个角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澳洲疫情是始终不能放松警惕的!

现在回想起来,澳洲确诊人数激增,

其中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红宝石公主号游轮

不久前,就有澳洲媒体罕见地批评了新州州长,

标题上直言:

新州州长,欠澳洲一个道歉!

在红宝石公主号游轮的问题上,她处理地很不妥当。

光是这艘“病毒游轮”,就有18例死亡、700例确诊和它有关。

州长下令调查,结果却不尽人意。

不仅浪费了警力资源,还导致了澳洲疫情的扩散。


2

澳洲游客无视禁令,
被印度警察罚抄500遍对不起…

病毒的侵袭,对全人类而言,就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危机。

死的死、伤的伤,每天都能看到一串串数字急速飙升。

但更让人不忿的是,

这场疫情如同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多少魑魅魍魉!

这里一定得要说到一个神奇的国度——印度

最近,就有外国人无视印度的隔离禁令,在街头到处闲逛。

更严重的是,他们还越过了警戒线。

而在这群外国人中,就有澳洲人的身影。

同时还有来自美国、墨西哥、以色列的游客。

最后的结果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当地的印度警察让这群外国人,罚抄500遍的检查!

内容就是:

我没有遵守封锁规定,对不起!

之前,印度警察就有各种花式处罚措施。

体罚违法者,让他们做下蹲运动;

澳两家医院爆发疫情,州政府一次性隔离5000人!首席医疗官:医护违令开趴闯大祸

据《每日邮报》报道,澳洲首席医疗官声称,一场“非法晚餐派对”导致塔州两家医院爆发疫情,该州近一半地区被迫封锁,60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包括约45名医护人员。 Brendan Murphy于周二通过视频与Epidemic Response Committee会面时表示:“我认为我们上周

打屁股、扇巴掌、滚大街、罚跪,应有尽有…

这么想想,罚抄500遍“对不起”还真的不算什么了吧。

再回到澳洲,在一户人家的前院, 

4名男子聚集到一起在车内吃起了披萨。

没想到因此引来了警察,并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一群警察将男子按倒在地。

而同伙则对警察大吼大叫,骂道:

愿你们都得新冠肺炎,

小杂种们…

“有警察将我们逮捕了,为了开张罚单出动了多少警力啊。”

最终,2人收到了1000刀的罚单, 另外2人则接受了口头警告。

还有一桩事情呢,看完后让人挺气愤的。

在悉尼,有几名十几岁的女生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行为。

她们对着一名亚裔司机,

吐口水、咳嗽!

甚至还扬言要狠狠地揍他一顿,并且偷走他的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争论点就在到底付没付过车费。

司机对她们说,自己没有收到车费,并拒绝接送。

那群女孩立马骂骂咧咧道:

已经付过钱了。

真想打爆你的头,揍扁你然后开车走人。

一人在后排吐口水,一个人威胁要打人,还有一个人说要偷车。

这样的举动,实在是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除了这些对峙、争吵和处罚的事情以外,

澳洲还有一项调查,结果公布后令人大吃一惊…

针对疫情的三种处理方式,澳洲人到底是怎么选择的呢?

刚开始有40%的人,

都选择了群体免疫!

这三种选项分别是:

尝试消灭病毒、压制曲线、拉平曲线直到群体免疫。

澳洲流行病专家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

任何有感染的迹象都必须立刻被清除,

同时还要进行18个月的全面跟踪。

现在再尝试这种方式,似乎有些为时已晚。

而第二种情况,就和澳洲的现状有些相似。

放松限制,是否会带来感染人数的增多。

这便成了一种“试错”的过程。

最后一种情况,就几乎是让人们回到正常生活的最快方式。

而接下来,这名专家的话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

他说,

有一种选择是让年轻人“为了集体而感染一次”,

然后重返工作岗位,因为他们发展成重症的几率比较低。

如果用这种方式控制病毒,

就可在6个月内形成群体免疫。

对不对这件事情,看看酱不敢妄下猜测。

但许多网友就说了:

这简直就是拿命在赌博啊,

之前打算这么做的英国现在也对此不了了之了。

还有人说:

就让那40%的人聚集在一起,感染一遍不也能形成群体免疫嘛。

说得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啊。

现在再看这个调查问卷,

10万多人的投票里,想要消灭病毒的比例上升到了60%

选择“群体免疫”的人下降到了27%。

当然还是比选择第二种情况的人多,

不过起码看起来比之前稍微正常一点了。


3

澳洲隔离措施,
要持续一个年以上?

看着逐日缓和的澳洲疫情,大家想必开始慢慢放心了下来。

但很重要的是,该执行的措施,最好一点也不能松懈。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

最近,新州首席医疗官就发话了:

基本的隔离措施,

将至少持续12个月以上!

解封之路,将变得曲折又艰难。

想要跨州旅行、海外旅行的小伙伴们,那肯定得失望了。

据《悉尼先驱晨报纸》的这篇文章所说,

旅行将继续处于禁令之下,最早也得到今年年底。

还有一名澳洲医生,特别准备向全民呼吁:

戴上口罩,

保护自己和他人!

他提及到:

一些疫情表现好的国家,都已经要求民众戴口罩。

本国的库存不够,这不是一个不戴口罩的理由。

为此,他还专门向大家演示:

如何用手帕、橡皮筋制作口罩。

选材上,尽量用棉制品,购物袋、T恤都可以。

这名澳洲医生告诉大家:

研究表明,任何类型的口罩,都能提供一定的防护。

佩戴口罩, 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澳洲疫情逐渐转好的同时,
大家还是不要放松警惕!


疫情之下,

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难,
但即便是再难,

日子终会有变好的一天!


编辑:久保飞鸟
材料来源:每日电讯报、悉尼先驱晨报、9新闻、每日邮报、ABC新闻、7新闻等

为120万澳洲华人发声

79万
华人用户
447篇独家报道
总点击量近
840万
深度揭黑,维权
等报道

   长按识码让澳洲听到你的声音!  


昆州破例举办80人超大葬礼,疫情期间各地执法尺度不一遭质疑

澳洲目前确诊趋于平缓,这无疑是个重大的好消息。 但是,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诸多禁令也尚未解除。 其中,就有针对葬礼的禁令。政府要求葬礼出席人数不得超过10人,且鼓励线上参加葬礼的方式。 然而,昆州政府近来却为一家人破了例,允许高达8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