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你为什么不关停学校?

小黄鹅今日互助:疫情越严重,互助越重要!有事,您找鹅!

1. 招聘家庭工,薪优 工作范围及要求: 1, 工作地点位于佩斯Dianella区,3房House,三口之家,包括新生儿和妈妈。 2, 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11点至晚上7:30,期间可不定时休息约1小时。 3, 煮两人份中午和晚餐两顿饭和煲汤,包括洗碗。 4, 购物或接送,能熟


本文转自:澳洲小黄鹅 公众号
ID:AUamazing


话说,澳洲疫情已经到了爆发期,过去几周,一直以每3天翻一翻的速度增长:

莫里森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展示了数据模型:

该模型显示:如果不进行有效隔离,澳洲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将超过400万人,也就是每
5个澳洲人中,就有一个会被感染
。而高峰期时,
每天就会有23万-30万澳洲人
被确诊。

澳洲当局接连出台了各种政策,白天各个州纷纷“封州”,晚上,更是宣布关闭各种非必要公共场所:


餐馆、咖啡馆只能卖外卖

赌场、电影院、夜店、酒吧全部关停

然而,有一个地方
政府却死活不关



没错,就是


学校

为什么呢?根据莫里森的说法,
不关停学校,是为了让那些无暇照顾孩子的人,尤其是医护人员,可以把孩子送到学校,保证自己可以工作。


“如果大规模关闭学校,那么30%的卫生工作者将无法再上班。“



这一说法似乎也算合情合理,燃鹅,就在一周前,当局的说法还是:
认为孩子上学就不会去外面乱跑,更加安全。


理由反正每周都换,但是终归一点不变:
学校死活不会关停。

而在这期间,当局一直在强调


未成年人的被感染率非常低


“在中国,19岁以下的被感染者仅有2.4%”


然而,最近《每日邮报DailyMail》一篇略显阴谋论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文章认为,澳洲政府不关停学校的原因,可能是考虑通过计划性的让儿童感染的方式,实现
“群体免疫”
,从而遏制疫情的不蔓延。



说的难听点,就是故意让儿童群体先被感染。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样可以从总量上减少被感染人群。




这其中的道理,咱们要从群体免疫讲起:


群体免疫并不是现今政府创造出的概念,而是一种医学模型:2017年出版的第7版医学专业书籍《Plotkin’s Vaccines》里,使用插图的方式,说明了形成群体免疫后会产生的效果。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也称社区免疫、人群免疫,它描述的实际是一种状态和结果,即当人口中的大多数具有对传染病的免疫力后,传染病将很难继续传播,从而达到保护剩余尚未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效果。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企鹅号:较真)

澳洲总理莫里森:支持澳大利亚的企业和员工

本文转自:澳洲总理Scott Morrison的公众号 由于冠状病毒这一全球卫生危机对澳洲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政府正在采取行动,缓解疫情对澳大利亚企业和劳动力的打击,提供1890亿澳元的经济支持方案,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政府的经济支持方案包括: 为家庭提供支持

据先前英国《卫报》的报道,“群体免疫”的宗旨是让英国三分之二的人感染后产生抗体并自行康复,继而减少其他人被感染的机会。这个理论还认为,绝大部分人罹患严重疾病的风险较低,利用年轻人或身强力壮者的免疫力可以保护更大范围的整个人口。



据报道,科学家称,让儿童上学并被传染新冠病毒后,以可控的方式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群体免疫并延缓病毒曲线。

墨尔本大学流行病专家John Matthews告诉《澳洲金融评论》:“这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儿童时期感染的症状非常轻微,他们将会传染小剂量的病毒给父母及祖父母,从而引起的症状也很轻微。与传统思维不同,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家中年龄较大的人,很可能是保持学校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据《每日邮报》报道,除了John Matthew 对这个方法认可
外,澳洲总理莫里森、首席医疗官Murphy博士以及其副手Paul教授都在会议上提出了这个想法,这或与政府坚持开放学校相关。


(莫里森总统和首席医疗官)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首席医疗官Murphy博士说:
“儿童是最不易感染这个病毒的,从中国湖北省报告的病例来看,只有2.4%感染者是儿童。所以,我们非常坚信,目前保持学校开放符合我们孩子和国家的最大利益。“


副首席医疗官保罗教授也赞同这个“群体免疫”的计划。

实际上,群体免疫并非澳洲首创,首先提出的英国政府:






早在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Sir Patrick Vallance就曾经指出:英国现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增强某些群体免疫力,使更多的人对这种疾病免疫,从而减少传播。“60%的英国人,或至少3600万人,需要感染上COVID-19才能让这一方法奏效。”

其实不只是英国,很多国家政府都在考虑这一方案。

据ABC中文报
道,瑞典已经开始对医院工作人员和高危人群进行“群体免疫”测试。荷兰首相Mark Rutte表示,封锁整个荷兰可能行不通,所以目前荷兰政府正在考虑“有控制性“地在风险最小的人群中散步新冠病毒。


但实际上,这种群体免疫的做法在科学界也褒贬不一。


澳大利亚医学协会前主席MP Kerryn Phelps就直接把这一计划说成“垃圾”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专家指出:通过放任疾病在人群传播而不是依靠疫苗和抗体来形成群体免疫,可能是一种很糟糕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要成功至少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是:病原体的毒力(致死率)较低,即使发生大规模感染,死亡人数也比较少,但新冠肺炎显然不是这样。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个条件是:感染后康复者能够具有终身或至少非常长时间的免疫,如果只是短期(数个月)内因为机体产生抗体而产生的暂时性免疫,那就不能指望自然传播形成可靠的群体免疫,反而要警惕在人群中出现反复大规模疫情
目前虽然有实验显示恒河猴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
新冠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其免疫机制尤其是免疫记忆持续时间还不清楚
。此外,如果病毒变异出几个亚型,对其中的一个亚型形成免疫并不能使人体获得对其他亚型的保护,还有可能因为选择压力使人群不具备免疫力的亚型形成传播优势种。正如钟南山院士在3月18日广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所说的,
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一次感染就终身免疫”,不能靠集体免疫来防控。


所以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上,“群体免疫”知否站得住脚还未可知。这一做法在伦理上更是有点丧心病狂。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目前看似“被感染率低
”的

成年做“小白鼠”,显然是非常不妥的。



(图片来源:
 网络



但说到这里,鹅必须要再次强调:

澳洲不关停学校的原因之一,是考虑“群体免疫”计划
一说法,仅仅是澳洲目前部分媒体的猜测,多少有点阴谋论的色彩。

至少澳洲当局并没有公开明确这么说。
鹅个人也认为,
澳洲政府,不会胆子大到拿孩子们的健康安全做这种测试。
但这种理论是否会影响澳洲当局对关停学校的抉择上的判断,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今天咱们说的这些,仅仅讨论一个科学问题,和澳洲当局的决策无关。但是,鹅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仔细看看,对于你来判断是不是要送娃去上学,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如果您觉得鹅说的这些太繁琐,懒的看,鹅在推荐你另外一个参考指标:



看看莫里森他家孩子有没上学。






祝澳洲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度过疫情期!



-End-


参考资料:Daily Mail、澳洲网、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企鹅号:较真。




推荐阅读



入境中国大陆后怎么隔离、费用谁出?多地已明确!

本文转自:人民网 公众号 为进一步加强“境外管控关”、严把“境内防控关”,中央有关部门根据疫情风险等级不断升级防控举措,各地也相继明确境外输入病例隔离、治疗新规。 一起看看吧! 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