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第1例死亡!今日新增63例,医院开始搭帐篷了,还有医护不被允许戴口罩!

卫生部公布5个社区传播集群;纽航8名员工确诊,航线公布

▼ 目前新西兰有5个社区传播集群 在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确认目前已有5个社区传播的集群。 / 奥克兰Marist中学 位于奥克兰Mt Albert的Marist中学,全校共有759名学生。 目前共有16例确诊。其中有包括校长在内的10名老师和6名学生。 / 皇后镇Herefor



 3月29日新西兰疫情更新

卫生部今日确认
新西兰
新增63例病例!
死亡1例


后台回复关键词【疫情】
了解更多疫情详情信息



70多岁老人I去世

此前报道,有2名病人因病情严重,正住在ICU加护病房中。

一名70多岁的老人在格雷茅斯医院,今天卫生部确认,老人已经不治去世。


当地卫生局发言人称,患者在此前居家隔离时已经感到不适,这名老人还患有其他疾病。



医院搭建帐篷
应对疫情爆发

新西兰确诊人数继续上升。


就在今天,
新西兰许多医院已经开始清理病房,并且搭建临时帐篷来应对疫情的发展。




据了解,这些帐篷将用于将病人进行分类,以确保疑似病人不对医护工作者造成威胁。


新西兰可能是参照意大利医院搭建紧急医用帐篷

与此同时,一切非紧急的手术将被推迟,或是转诊到私人医院,以便医院腾出足够病床以应对疫情爆发。


新西兰护士集体请愿
“请给我们足够防护”

昨天,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表示,目前新西兰有1800万个口罩储备,其中400万将直接提供给医疗工作者。

今天,新西兰护士联合工会表示:希望政府在周一前能兑现这一承诺,向所有医疗工作者提供完善的医疗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



“许多护士跟我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装备,她们就不准备继续工作了。”工会主管Kerri Nuku表示。 

Nuku无奈地是,
现在许多护士因为考虑家人安全,不得不单独搬到车库,或是房车里自我隔离:“很多护士哭着来找我,担心家人因为自己被感染。”


护士联合工会主管Kerri Nuku为护士发声


而让许多护士更感到寒心的是,疫情期间一些医生可以有更高的加班费,但护士却没有资格获得额外的工资。

有微信圈来自NZ华人天使护士群的身为新西兰医护工作者的朋友(不止一人)向小迅爆料,医疗系统目前规定不是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不需要戴口罩或者PPE,有些机构甚至不允许戴口罩,他们承受着感染风险和极大的心理压力。卫生部仍然一再强调,没有症状的患者感染性极低。











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他们萌生辞职的念头是正常人都会有的反应,但是他们都还坚守在岗位上。







根据信源,目前奥克兰北岸医院做得最好,允许医护人员穿戴全套防护装备。





除了医生护士
他们也急需防护装备

除了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其他医疗工作者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新西兰封锁期间,将要超过1000个新生儿出生,而这就意味着,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助产士也将不得不面临风险。

正如一位助产士所说,“目前医院的氛围十分紧张”,一些助产士无奈只能尽可能缩短 孕前检查时间。



与此同时,一位放射科技师也无奈地表示,与病人亲密接触时可以戴口罩,但是并没有防护服和护目镜,为此他只能戴上自家的园艺护目镜。


“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时候才能从卫生部得到防护装备”,技师表示,很多时候他和病人的身体接触都不到1米以上,所以防护装备非常重要。

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承诺尽快给医务工作者提供防护装备。不过根据新西兰一位医疗行业供货商爆料:
虽然政府做过承诺保证物资充足,但实际上医院的防护设备完全不够。



这位供货商表示,
新西兰卫生部就紧急联系他,希望拿到50万件医疗防护服。然而,因为中国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这些急需的医疗物资根本无法进入新西兰。





华人议员努力
打通
捐赠渠道

此前我们也报道了,有华人发起了一个
“让新西兰医院所有医务工作者有口罩戴”的请愿活动

许多华人纷纷参与请愿,截止到目前
,已经有超过1万2千人参与




于此同时,国家党的国会议员杨健博士,也在为华社找到合理合法的捐赠渠道而努力。

就在昨天,也传了一个好消息。




杨议员表示,“关于华社捐赠的问题,我在过去两天跟多方沟通,目前也有进展。
我今天开始协调接收民间捐赠,请大家转发和相互转告。


“具体捐赠细节如下:

1. 捐赠物资目前仅限于新冠病毒的防护设备,请参阅下面的捐赠审核表;


2. 请填写捐赠审核表,然后交给我们;

3. 我们将填写好的表格交给相关机构,由他们审核决定是否接收;

4. 获准接收后,如果捐赠物资在新西兰,捐赠者可直接与接收机构联系交付;

5. 获准接收后,如果捐赠物资在海外,接收机构可出函协助通关;

6. 必须是完全捐赠,严禁夹带其他非捐赠物资通关;

7. 来自海外的捐赠物资必须直接发往接收机构。”

有意捐赠者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二维码(Scan QR Code),进入表格弹出页面填写,然后提交。



如有朋友希望捐款购买医疗防护设备,可以
发邮件到jianyangmp@parliament.govt.nz,联系杨议员
。如有必要,他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方案。

为了让更多医疗工作者得到更好的防护,昨天,又有人就发起了一个请愿活动:
为新西兰所有医疗工作者提供有效防护。(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进入请愿页面)








发起人Zoe Mead表示,之所以发起这个请愿,是因为新西兰的医护工作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新西兰医护人员的PPE和其他国家差异巨大。

“没有防护装备保护,医务工作者就是在冒生命危险救人……”Zoe说。



小讯也在网上搜了一下各国PPE的图片:

这是意大利


这是中国

这只是机场查体温啊……


这是韩国


新西兰华人该不该回国?张文宏教授全面解读国外疫情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这段时间,“回国,还是不回国”,是海外华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若回要面临的将是路途中交叉感染的危险;若不回,大家面对的将是对疫情的恐惧,以及亲人的担忧。  昨晚,知名教授张文宏在央视新闻回答了关于

新西兰也学韩国搞Drive-Through,看看人家的装备


下面,再感受一下纽村Style吧!

奥克兰机场的卫生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Andy Boreham Vlog

病毒测试中心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朋友圈



这真的很新西兰了
别人是生化危机
咱这是菜场杀鸡



有人说,目前新西兰疫情高峰期还没有到。


这些防护设备要储存起来留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


问题是,如果医护人员倒下了,有再多的防护设备有什么用?!


防疫不是做生意,不是大概率赢就值得冒险。

因为这样冒险的代价会太过惨重!

– End –




– end –


号外!新西兰生活快讯,
首次
微信个人号
啦!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新西兰省钱小能手”,我们将每天在朋友圈实时发布,纽村
最新、最全、最有品质的打折信息!




///


扫码关注我
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新西兰



新西兰华人女子遭歧视!这一次她怒怼了回去

今年48岁的新西兰华人Annie,在Henderson拥有一家车行。 本周三下午4-5点,她在Mission Bay海滩旁边的椅子上坐着,这时一位中年的白人男子走到了她身边。 Annie当时也没有戴口罩。 “周三,新西兰就快要封锁了,我只是坐在那里欣赏风景。” “随后,这名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