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并不是最有效的防护方式!做好这两件小事才行!

正确洗手和打喷嚏~


情当前,不管是墨尔本的华人还是国内的人,
出门戴口罩
早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但是最近,澳洲Work Safety却发表了一份报告称,

戴口罩并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为什么呢?

报告中解释说:

因为空气中有一些可能携带病毒的较小的悬浮颗粒,而医用口罩并不能够阻挡人体吸入这些小的悬浮颗粒。




这里说的医用口罩,指的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中佩戴的口罩。




这种口罩可以阻挡来自其他人的飞沫或者喷溅的液体,但是不能阻挡人体吸入体积较小的悬浮颗粒。

而且这种口罩佩戴宽松,戴上之后呼吸时,有可能导致这些悬浮颗粒从口罩一侧进入人体。




另一种口罩,报告中称为呼吸器(Respirators),指的是专业级的口罩,比如N95、KN95口罩就属于这一类别。


这种口罩能够阻止大多数小颗粒进入人体。

报告建议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佩戴这种口罩。

但是这种口罩只有正确佩戴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而且不适用于儿童和脸上有胡子的人。

简言之,报告认为:


口罩能发挥一定的防护效果,而且专业级的口罩防护能力更好,但是并不是最好的防护方式。





报告认为,相比戴口罩,

洗手和咳嗽时捂住口鼻
才是最好的防护方法。







推广: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怎么洗手呢?

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以下情况需要洗手:




另外,这几种情况也需要洗手:

●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与陌生人肢体接触后
●接触过公共物品,如电梯扶手、按钮、公用电话后
●户外运动、玩耍后
●超市或商场购物后
●接触钱币后
●佩戴隐形眼镜前
●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
●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


洗手的正确步骤是这样的:




另外,关于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捂住口鼻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会使大量的病菌留在手上,进而造成病菌传播。

正确的方法是:

用纸巾或者手肘挡住口鼻,这样能够最低限度减少病菌传染。





另外,咳嗽或打喷嚏后要及时洗手。

疫情面前,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

来源:SBS、新浪微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