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说话变不利索了,是口吃的前兆吗?
“ 小舒答疑为固定栏目,每天推送, 记得收藏哟。 也欢迎大家在本篇文章下面留言, 写下你在育儿道路上的疑问~ ” Q&A Q 孩子突然说话变不利索了,我需要担心吗? A 其实孩子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出现说话不流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最常见的年龄阶段是学龄前
昨天和一个朋友吃饭,聊起妞妞的兴趣班、数学启蒙,就说到了孩子的天资问题。
妞妞,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是那种没有突出特长的孩子。实际上我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将孩子和任何人作对比,就会慢慢发现她是不是天赋异禀。
去年妞妞上了一年的网球课,我们选择网球课主要是因为妞妞的好朋友去网球课,妞妞每次去也很开心,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停课了。原因是,妞妞玩的是“社交网球”,她是去和小朋友玩的,而对网球这项运动完全没有兴趣。她也玩不好,教练往她的拍子上扔球,能不能接住球全看教练扔得准不准。
好在妞妞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玩不好而觉得难过,从来不。哪怕同学们笑她,她也会觉得很好笑,哈哈哈哈,so funny。她是真的很开心!这种乐观开朗是天生的,也是被周围人呵护出来的。
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说妞妞反射弧真的好长,有时候一句话要回味理解好久。肢体平衡也不太好,那些技巧性比较高的、竞技型的运动对她来说太难了,迟早会被打击到自己也不愿意学。
其实父母只要稍微用心观察,根本不用等到孩子受打击的那天才放弃投入一项早教活动/兴趣班——放弃也要趁早。挫折在哪都有,完全不必花钱买挫折。
不想浪费自己和孩子的时间在我们的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用来追求所爱。
和网球不一样,妞妞很喜欢跳舞,虽然她在舞蹈班里的动作总和别人做出来不一样或者慢半拍——是那个你一眼就能看到的孩子。
因为她发现台下好多人
,想找妈妈在哪里。
但她是真的很喜欢跳舞,哪怕动作不协调,也非常享受。她在音乐和舞蹈中,找到了快乐。
幸运的是,她的所有兴趣班老师都特别擅长鼓励,从来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妞妞也觉得自己跳得很好。我很欣赏她的自信,但我觉得保持这种乐观自信,需要真正的擅长,一定程度的,不需要万里挑一。
所以,今年的兴趣班,继续报了她喜欢的跳舞,我还给她报了体操和游泳。
选择体操是因为我发现她真的很喜欢攀爬、吊环、单双杠,很羡慕那些会站立着翻筋斗的姐姐们。


报游泳课则是因为我们一家四口去社区中心游泳、锻炼,就顺便给妞妞报个班。每次30分钟,学玩就和我们玩。
所有兴趣活动都有社交功能,何不玩一些自己喜欢的呢。
其实报兴趣班千万千万别跟风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学习方面,我们却容易让被名次、分数牵着鼻子走,忘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因为朋友是数学博士,我忍不住请教她,怎么来帮孩子理解十进制?
我说有一天突然发现妞妞10以上的数字就乱套了,我和队友就试图教她,最后我两都崩溃放弃了。玩具、图纸、手脚并用也没有让她理解,就连“记住”都没有:刚从图纸上数到了15,立马问她这是多少个,她还是一脸迷惑说,“12?”



啊啊啊!内心的崩溃真是语言难以形容。
其实我平时对孩子还是很有耐心,但一讲数学,就很容易炸,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都说辅导功课是“亲子关系杀手”了。
当我自我反省,我发现一到讲题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把孩子拉往我的认知水平,而很难像日常生活的共情那样,将自己放低到她的认知水平交流。
究其原因,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也就很难输入符合孩子的水平的内容。
怎么帮孩子理解十进制?在生活运用中拆数字,用玩具来计数,在游戏中体会……其实具体的方法不重要。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在生活中陪伴,并耐心等待。孩子的大脑发育到了时候,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理论知识”一讲就通。提前教,注定是相互伤害。
小孩的认知水平一个月一个样,超前一个月都是超前。
朋友和她老公都是数学博士,两人都在澳洲联邦科学院工作。她跟我讲了她老公的例子,对于一时没忍住鸡娃的我来说,非常减压。

△学霸夫妻的旅行
她说有天她跟老公聊天,说起自己小时候奥数碾压所有人,多么厉害,在法国长大的老公听得完全没共鸣,没反应。她就随口一问,7*6等于多少?
她老公,澳科院的学术担当,当时的反应让她又惊讶又好笑:他居然默默从28开始,继而35,得到了42的结果——他在做加法运算!
她说,你能不能想象,如果是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你问她7*6是多少,他要慢慢加了告诉你?之后她又让他心算1除以7,直接被拒。
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基础运算,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花很多精力学奥数这种东西——用低等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高等数学的问题,或者说让一个天才孩子花2小时,让一个普通孩子花10小时,去学一个成年人花1小时就能学会的东西?

△虽然7*6靠加,在生活中是真.学霸
随时随地都在学习
过度地超前学习能将普通孩子培养成天才吗?另一方面,花时间重复训练,能满足天才孩子认知需求吗?
朋友从小出类拔萃,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奥数训练,之后参加各种数学竞赛都让她在升学分班上得到了优势。但是,她说奥数和类似的长期训练,让她很习惯去找捷径跟技巧来解题,用小聪明去获得碾压他人的快感。大学进入了专业数学、专业课程学习时,这样的快感就少了,之后做数学研究更是跟这样小聪明没太多关联。等到工作时,发现这种碾压没什么意义——人总没有电脑快。而且当遇到没有捷径的问题,就很难沉下来坚持投入。
但是她老公就是她的另一面,不会背乘法口诀表,但他有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抽象概念和分析里,拿到博士学位,最终成为澳科院随机控制界的学术担当。从小很平衡的学习与娱乐,让他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很纯粹的热情,看专业书籍甚至成为一种习惯,消遣跟爱好。那种在一个他自己专业领域走在世界前端的快感,才是他精神的追求。

△跟老婆回成都,为了降低人均碳排量坚持只坐公交车

△在成都的公交车上学习,还记笔记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多数炎症不用抗生素!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更新了不少关于新冠的建议,其中有两点引起我的注意: 1. 抗生素不能预防新冠肺炎 2. 不该做的事里也提到,不要吸烟,不要戴多层口罩,不要自行用药,比如用抗生素。 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篇关于138例早期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和治疗药
学习方法、目的、意义,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很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思考。每个孩子的聪慧表现在不同的地方,也没有唯一的、最好的教育路径。在教育上,盲目随大流,反而很容易埋没孩子真正的天赋。

说起运动,朋友也说她老公也和妞妞差不多,玩各种球的动作明显不协调,实属“运动渣”。夫妻一起打各种大球小球,老公就是怎么都跟不上动作。唯独他擅长是Wii游戏中运动。
但那又如何呢?长年累积的学习,让他养成了严谨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跟写代码的效率。虽然他肢体动作不协调,运动方面反应慢,不会背乘法口诀,心算速度弱爆了,也不影响他成为很厉害科学家。最近夫妻两考虑要换工作地点,立即收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offer,想去哪里做科研、最好的机构也会抢着要。

△排队买奶茶

△在餐厅等餐

△坐车
这让我很感慨,朋友从小就是那种学习和模仿能力强、反应快、聪慧得很“典型外显”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人们发现。那些在某些方面有强烈兴趣或者明显有过人之处的孩子,是不太容易被埋没的。
而那些看似“平庸”的孩子,他们的聪慧之处需要父母更加用心地去发现,去呵护。

好教育不仅是让“天才”发光,而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我家两个孩子就完完全全地不一样。小酒的聪慧根本不用你去对比、花心思发现,他擅长什么都显而易见。但是妞妞,时常陷入自己的世界,沟通交流不算好,观察力不突出,运动不协调,学东西节奏慢,但是她可以耐住性子看很久的书,玩很久拼图、积木,天生乐观派,不容易受打击……

我不知道妞妞会擅长什么学科或者艺术,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担心她受到伤害,打击自信。我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去发现她的闪光点,去爱她就像她自己,不要要求她去追逐社会偏见中的那些女孩子形象和他人(包括我)眼里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才”。妞妞有属于她的阳光雨露。平凡的小孩也能找到自己的内心满足和对这个世界的价值,发挥长处,如鱼得水。
作为父母,我希望自己能有勇气突破传统成功学的束缚,保持清醒的头脑,别随大流,别步步紧追,给孩子一片自由天地,让他们也能勇敢地去发掘属于自己的力量。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返团丨超有趣!绘本、玩具二合一:趣威小钢琴、美食家、小汽车、收银机、太鼓互动玩具书返场,更有满减优惠!
趣威文化的FOOD超人系列玩具给大家推荐过好多次,此前我们公号开团两次都是“秒空”。最近因为孩子们都在家玩,这类型的早教益智玩具可以说是刚需了。 ▲人气王“小钢琴”和“美食家”秒空 这次的趣威益智早教玩具专场,是我们的第二次返团,争取到了包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