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关于日本那艘的钻石公主号,虽然船上检测为阴性的乘客,已经于这周五21号全部下船了,但关注度还是没减一分。
不怪大家爱盯着这船,实在是人家神操作不断…从2月5日开始,由于处置拖延,两周内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2月15日,感染患者67人。 2月17日,飙升至355人。 2月18日,再次增长至542人。 2月19日,达到621人。 …… 完全无法想象在船上游客们的心情,这一天天的仿佛在等死。最可怕的就是,有人可能前几天还健康的,拖到后面几天,就感染上了,简直噩梦变成现实。
最终,两周过去了,船上共有634人确诊感染,死亡2人。 还有更可怕的,你们绝对想不到——日本对上过钻石公主号的厚劳省职员和DMAT,居然?不做病毒检测。
这是为什么呢? 厚劳省表示:“我们曾经考虑过做病毒检测,但是如果里面出现很多阳性的人的话会对检疫工作造成影响,所以我们不检测了。” ???? 等等?这是什么迷之逻辑?? 所以这是什么逃避可耻但有用吗??
问:为什么不实行检查? 答:因为我们担心阳性感染者太多,就没有办法开展检疫工作了。
问:日本疫情不是不严重吗?为什么检疫工作要这么多人? 答:因为他们没有检查,传染了太多人。
问:为什么不检查呢? 答:因为… 两周以来,钻石公主号的神操作,让人认输…
但在这次疫情期间,除了停靠日本的这艘钻石公主号,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还有两艘大型邮轮停靠在两个国家。这三艘邮轮,分别接受了三种不同的应急处置,于是船上的游客有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第二搜邮轮,是载有2257名人员的威士特丹号。
虽然关注度不比钻石公主号,但这艘船此前还是有过不少报道的。即便船上没有一个人感染新冠肺炎,但十天被拒绝停靠五次,只能在海上徘徊游荡近2周。
如果真的没有一个港口肯让它停靠的话,船上的所有人就要面临补给渐渐耗尽的结局,真末日孤舰的感觉。 好在,最终获准停靠柬埔寨的威士特丹号,检测下来是感染1人。 说到第三艘了,是几乎没人关注的,同样在疫情期间停靠于天津港的歌诗达赛琳娜号。
因为处理的过于干净利落高效,报道也十分低调,以至于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这艘船。
24小时 处理的明明白白 关于这艘歌诗达赛琳娜号的情况,当时的报道只有1月29日左右的寥寥几篇。
最近两天才被挖出时间线,由此被大家所知,不看不知道,一看要跪了,处理之高效,令人五体投地。 要知道,被誉为“海上梦幻宫殿”的歌诗达赛琳娜号,是一艘船体庞大又豪华的邮轮,游客加船员将近5000人。
于隆冬季节出船,偶有人发烧感冒并不罕见。但在新型冠状病毒发病数逐渐增多的时候,这样的消息果然还是令人担忧。 而且,此次船上有100多名来自湖北的游客。进一步消息显示,在回程途中,船上共发生了15名人员发热的病例,其中有2名儿童,其他13人均是船员,且10名船员为外籍船员。
你们猜天津是怎么做的?很简单,按照疫情一级响应原则,争分夺秒抢时间处理!组织设备人员上船,然后分批分组做检测。
有人会设想,日本那边耗费两周,那我们这边缩短一周也很强很高效了——那个打断一下,不好意思,不止是缩短一周那么快,事实上,人家天津——
24小时就结束了… 24小时就结束了… 24小时就结束了…
毕竟这个是正常人的共识:万一真的有感染者的话,那么旅客在船上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 根据那篇低调的处理纪实报道来看,从歌诗达赛琳娜号停靠到港的凌晨5点开始,各个系统的人员就整齐有序地上船开展工作。马不停蹄地忙到下午,花费了约十二~十三个小时吧,就完成了全船人员筛查检测,最终一共筛查出了17名发热患者。
然后再分批处理,对发热疑似感染者提供酒店食宿进行14天的单独隔离和后续复检,密切接触者予以单独房间自行隔离观察,24小时就处理了这么多的事,解除了隐患,整船人都松了一口气。
捋一捋时间线: 时间线 1/20~1/26 而这24小时的应急处置,在一些海事网站上,能搜到1月29日左右发布的,十分低调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排查处置纪实。直到这两天被网友挖出来…… 顺便一说,在疫情期间,和歌诗达赛琳娜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另一艘停靠深圳的歌诗达威尼斯号。
从1月25日深圳海事局接到歌诗达威尼斯将于1月26日停靠深圳的报告开始,历经18小时,为全体乘客逐一测量体温并筛查检测之后,排除新冠肺炎感染,警报解除。
这艘歌诗达威尼斯号的18小时,也几乎不被大家所知晓。 也难怪网友都在感慨了:善医者无显赫之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本文转载于上海全知道素材来源于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