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首例!墨尔本中餐厅“不夜天”因违规被罚近$1万,老板有苦难言…
维州警察厅长Lisa Neville透露,墨尔本华人餐厅“不夜天”不遵守社交距离准则而被罚款近1万澳元。这是维州警方第一次当场罚款。 该餐厅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他们是倒霉的受害者。 警方指控他们不合作,照常经营堂食业务,但店员Krystal Khor告诉《先驱者太阳报

3月28日上周六,一位墨尔本内科华人医生Angela(化名)托朋友联系上今日澳洲App记者,希望通过本网向公众传递澳洲医院目前检测新冠肺炎真实现状:前期筛查标准高、检测试剂易“漏检”、接诊疑似病例时遭遇“隐形口罩禁令”……
而昨天,维州政府下发到各医院的医护应对新冠肺炎的工作指南,让她的担忧更深了。
“照顾重症新冠病例也只能戴普通外科口罩,大家都认为这个官方推荐不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而是从供货量来考量的。”

Angela称,澳洲只有RNA试剂检测,即核酸检测。由于这种检测方法是在咽喉取样(咽拭子),属于上呼吸道取样。
由于感染后第6天病毒主要在肺部(下呼吸道),因此该检测方式对于感染6天后的病人是无法检测出来的。
“只用RNA试剂检测,会漏掉很多(病人),估计有20%。”她担忧地说。
据ABC 3月27日一篇报道,当时澳洲已完成17.8万项COVID-19检测。
按照20%的“漏检率”来计算,即有35600人漏检。
自澳洲3月中旬开设发热门诊,最初医院规定是只有海外经历或者与确诊病患密切接触才可以进行检测。

维州发热门诊初设时对检测患者的条件(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Angela表示,
最近两天,发热门诊才放宽了检测标准
,允许未达到两条标准的人进行检测。
无论是从最初检测受众覆盖率来看,还是从检测准确率来看,“漏检”已成定局。
在新华网一篇科普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的文章中指出,检测传染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检测病原体本身,另一种是检测人体为抵抗病原体所产生的抗体。
第九新闻台报道的,本周澳大利亚将分发超过500,00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指尖点刺检测,就是抗体检测(The 15-minute Antibody IgM/IgG kit),可15分钟返回结果。

而检测病原体本身又分两种,一种是检测病原体的蛋白,即抗原检测,另一种是检测核酸。
如果病人体液中检测到核酸、抗体或抗原三者任何一种,则意味着已被感染。
目前,核酸检测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对样本保存、运输、实验环境、核酸提取过程要求都很高,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造成“漏检”。

新华网指出,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核酸检测,而抗体/抗原检测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还有限,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除了检测试剂,还有一种辅助检测就是做胸透,即CT。
有研究显示少数患者的感染部位仅限下呼吸道,而不在鼻咽部,所以咽拭子反复检测都是阴性,而CT显示症状不断加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笑春教授曾公开强调,“应该用CT影像代替核酸检测”,一时间在国内引发热议。

对于医院是否会对疑似病例进行CT检测的情况,Angela表示,就目前她所工作的“乡村医院”来说,“
可以检测病毒,但是不做CT
。至于市里的医院做不做,我就不清楚了。”
同时,Angela也认为,应该结合临床发病时间,将RNA试剂结合肺部CT诊断最准确,“就是武汉的标准”。
此前,Angela所在医院有一位在拍胸部X光工作的西人护士,她戴口罩从科室经过时,“大家都瞪着他”,仿佛他做了什么错事。
护士长更是当着大家的面大声说,“it is against the guideline”。
但医院并无明文规定不允许戴口罩,犹如存在一道“隐形口罩禁令”。
Angela表示,由于自己在内科工作,如果戴N95口罩,就会被同事议论,
“大家觉得应该省着用,留给以后重症监护室用。”

几天前,有一位95岁老人因病毒性肺炎去世,医生用听诊器“很亲密”地听病人的肺部,Angela怀疑老人就是新冠确诊病例,因此也加重了自己对医院防护措施的担忧。
其实,不只是华裔医护,已有不少西人医护对澳洲医院无法提供充足防护措施的现状表示不满。
3月30日,ABC一篇文章中指出,两位西人麻醉师向媒体爆料,
工作时被要求重复使用口罩
,“如果一天当中有4位病人动手术,我们被要求同一个口罩戴一天。”

悉尼医院麻醉师被要求重复使用口罩(图片来源:ABC)
“从安全性上来说,应该是一台手术换一次口罩。”麻醉师医生说,“这样的局面像是没有枪支被送往战争一样。”
在Angela提供的澳洲一些Facebook医护群组发帖中,许多医护表达了对防护物资现状的不满。
“到目前为止,澳洲所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不建议工作人员戴口罩,他们的PPE不足,许多前线医护即使戴自己的口罩工作也会被要求摘掉。”

一位在ICU工作的医生说,自己试图从韩国购买PPE,治疗那些因试剂短缺而无法确诊的疑似病例。

“很多HCW工作者被测试为阳性……我找不到禁止戴口罩的相关条例”

一位墨尔本西人医生在Facebook公开表示,“从意大利的经验中学到的主要教训是,我们必须保护医护人员……而在治疗高风险患者时,我们甚至没有防护服可以遮住脖子。”

但今日澳洲App记者查看其Facebook时,该发帖已被删除。
一位名叫Bibin Jose的医生在Facebook上晒出中国医生穿防护服的流程,“这是武汉医护的防护措施,护士4小时轮休,医生6小时轮休,期间不吃不喝不休息,自2月以来没有医护被感染。”

Angela也为记者提供了目前澳洲医院的穿戴流程,是由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组成的单层防护措施。

宅家只能点外卖?墨市澳专家提醒:餐盒上可能带毒!这一招可降低风险
新冠疫情下,澳洲政府禁止了餐馆的堂食服务,但仍然保留了外卖服务。 澳洲墨尔本研究所的一位免疫学家、科学院研究员表示,在当前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应当心外卖盒子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据《每日邮报》报道,墨尔本大学的免疫学家、澳洲科学院的研究员Pe
另外,Angela还表示,澳洲目前医护人员非常紧缺。如果一名医生病倒了,其他同事马上就要加班。
“前两天我们科室一个医生被隔离,导致另外两个医生每天工作连续工作12个小时,直到那个医生测试成阴性回来,才恢复正常。”
“医护直接接触病人,而且又出于工作疲劳状态,一旦感染病毒,就离重症不远了。”
Angela告诉记者。
就在3月30日,Angela所在科室收到一份来自维州政府下发的“新冠肺炎工作指南”
例如,建议
“在高风险区域,如ICU和急症室,以及新冠病房,建议医护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只有在插管,做耳鼻喉手术时,才允许使用N95。”
Angela告诉记者。

该文件发布后,Angela表示医护都很唏嘘,“大家都认为这个官方推荐不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而是从供货量来的。”
79万华人用户
447篇独家报道
总点击量近840万
2019新州多元文化奖3项提名
记者Rena凭借
深度揭黑,维权等报道
斩获“年度最佳青年记者”
长按识码让澳洲听到你的声音!


只需$2、一滴血,45分钟出结果!墨尔本专家正开发更快更便宜方法,秒杀目前的检测方式
墨尔本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更快、更便宜的冠状病毒检测方法,旨在发现早期感染病例。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据《先驱太阳报》报道,莫纳什大学的团队通过调整过去10年来检测基因状况的方法,相信可以在45分钟内从一滴血中诊断出新冠病毒。 因为LAMP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