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青年大院这么傻X

这两天,某自媒体一篇《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纵使澳洲政府及其现任总理莫里森在这次灾难表现极差,误判形势、指挥不力、以及荒唐的度假都值得任何人批评。
任何一个国家,为了保护人民而一直站在前线与灾难抗争的救灾人员,都同样伟大!
事实上,哪怕是圣诞当天,全澳大部分消防员仍奋战在一线保护着灾区居民安全。
当时,确实有部分新州消防员,在连续奋战了2个多月后,在圣诞节短暂休息了一下…
这是奋战在一线的澳洲消防员
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连续10天没休息
实在是体力不支,不得已,对自己的女儿说
“我就睡五分钟。”
于是他就这么一头歪在了草地上。




在本次灾难中,有3名消防员及志愿者因救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也有父母,他们为了保护他人献出生命。
悉尼跨年烟火,其本质是悉尼旅游部常年坚持的一个对外吸引游客的项目。
靠着跨年烟火吸引来的游客,带动悉尼酒店、零售、旅游等各个行业增长。
而通过这次烟火,悉尼市政府联合红十字会,在当晚的跨年晚会上通过直播筹集捐款。
就是这么一场烟火,既能让大家带着快乐和希望迎来新的一年,又可以筹得捐款去帮助灾区居民
用得着用如此刁钻的语言去形容吗?
极端天气导致的天灾是主因,澳洲政府救火不利是次要因素,但是最致命的原因还是因为,土地面积实在太大,人口实在太少!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面积第六大的国家,领土面积高达7692024平方公里,
什么概念呢,澳洲的森林面积相当于196个上海的面积!或者12个福建省的面积!
桉树是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占地1.01亿公顷,为澳大利亚本土森林总面积的77%。
在森林大火席卷一个地区后,桉树的种荚在燃烧时会打开,其幼苗在刚燃烧过的、富含灰烬的土壤中可以茁壮成长。
上图是印象君找到的一篇澳洲森林大火次数的数据,暂时没有找到近年的数据,且先看看这篇。
对于一个这样地广人稀,且桉树面积极大且夏天高温干旱的国家来说,山火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也是自然新陈代谢的一部分。
这是澳洲气象局去年7月发布的一张干旱等级地区,揭示了澳洲炎热干旱的状况。
从去年六月开始,新南威尔士州经历了近11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昆州和南澳全都难以幸免。
从上图种可以看到,澳洲东部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区域,与旱灾受灾严重的区域是几乎吻合的。
据澳大利亚科学院(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在炎热、干燥和多风的天气里,林火极可能被点燃,并迅速扩散。
网友@壹贰伍陆,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简单的解释了这一问题。
在天上形成混着烟的云,产生下击暴流,造成沙尘暴和沉霾,
所以隔离带对于澳洲的实际情况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大意义。
其中,还要包括各类技术人员,后勤人员,文职人员、驻外人员等等,再加上驻扎在澳洲各地军事基地的人员(保障最低限度的国防安全需要和正常运转)
再者,这场大火究竟需不需要澳洲举国上下进行饱和时救援?
哪怕澳洲政府投入$500亿,$5000亿(随便举的)去把全澳各地的大火灭了,又为了什么呢?
大火过后,森林会复苏,桉树在大火后可以生长得更好,动物也会重新回来繁衍(澳洲生态好到爆,各类动物一直泛滥,政府每年都要花重金进行大规模扑杀)
全球每年被林火烧毁的森林面积,都足足有40个本次澳洲林火受灾区域这么大。
过去10年间,全球每年、每月、每天发生的林火,不计其数。
但与频频现身的林火常态相比,我们人类花费在灭火上的人力/财力,绝称不上“饱和式救援”。
原因很简单,就像对大自然来说,“被立刻扑灭”并不是每一场林火最妥善的结局。
对人类来说,也确实不是每一场林火,都必须采取“不计代价式”的救援。
当然,在这次的灾难当中,因为误判形势造成林火不断升级爆发,造成超过24人死亡,无数房屋被毁。
除了澳政府对林火灾情的误判,此次林火肆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联邦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分工不力。
正常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未提出请求,联邦政府不会提供额外的支援。
而事实上,这次林火的规模早已超出了州一级政府所能应对的范围,亟待加强联邦层面的统筹协调。
Ref:联合国2015年全球森林评估报告,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管理与火生态的研究》,新州气象局报告,澳大利亚科学院林火研究报告,知乎@壹贰伍陆,Daily Mail、ABC News、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