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ABC)
(她和ABC记者这样说道)
女儿和女婿都上班去了,小孙女也去上学了,只剩下李阿姨一个人在家,电视也看不懂,只能抱着手机打发时间。
微信上国内的亲朋好友能聊的都聊了一圈,挂下电话的瞬间,思乡的感情更加强烈!
在屋里闷得慌,但又不敢出门走远,只能在家院子里散散步,看看头顶这片澳洲的天空。
时间久了,她甚至开始讨厌自己,怀疑自己,却又不敢对孩子们说……
女儿察觉到了母亲情绪的变化,她终于意识到,
原来不是把妈妈接来就可以带给她快乐的!
她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她去当地council咨询,问身边的朋友,知道原来澳洲还有华人老人参加的志愿者团体!当天晚上,女儿就去动员李阿姨报名参加这个志愿者团队。
起初,李阿姨的内心是拒绝的:
她害怕和讲英文的人打交道,
她怕自己像个傻子,根
本融入不了这个团队。
最后,在女儿的再三劝说下,李阿姨终于愿意去尝试一下,成为澳大利亚关系协会旗下“芳草地祖父母支持小组”的一名志愿者。
李阿姨没想到,她的生活,从此因为志愿者身份而改变了!
所有人对她都是欢迎的态度,教她跳舞,带她参加活动。在每天的排练中,友谊也在升温!
李阿姨脸上开始重新浮现出笑容!她敢自己走在大街上了,她甚至开始认识英文路牌了,看到路过的澳洲老人,她甚至可以说how are you,和别人唠几句家常!
她积极参加每一次表演和活动,从舞台的边缘慢慢站到了舞台的中心,变成了真正的社区明星!
因为志愿者活动,李阿姨开始适应澳洲生活了
因为志愿者活动,李阿姨收获了自信和成就感!
她开始喜欢上这里的生活,开始真正享受自己的晚年!
作为志愿者,她每个月都要去社区敬老院照顾比她更年长的老人,同时还要义务投身于地方市政厅举办的各类中国文化主题活动的演出及统筹环节。
现在的李阿姨,每天不仅要带孩子买菜做饭,还要去社区参加各种活动,忙忙碌碌,有时候甚至子女们还没出门上班,李阿姨就出去了,子女都下班回家了,她还没能回家。
看着母亲忙忙碌碌无比充实的样子,李阿姨的女儿也感到欣慰。
现在,他们的团队有越来越多60岁左右的叔叔阿姨加入,大家齐心协力没有怨言,感动了社区所有的人!
他们在义务活动里结识了新朋友,
学习了新才艺,
甚至开始逐渐掌握了英语。
他们,活成了被澳洲的华人老人羡慕的对象!
根据澳大利亚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在澳洲,
65岁以上的华人老人有4.6万!
他们多是来到澳洲和子女团聚,在语言交流和价值文化方面都和澳洲本地居民存在隔阂。
这些隔阂仿佛是一道围墙,将华人老人们困在了家中,根本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他们在心里依赖子女,但又害怕打扰年轻人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的无聊,内心的苦闷,再加上对国内亲朋好友的思念,在澳洲的华人老人养老问题就日益凸显了出来。
如果这样的情绪一直得不到缓解,孤寂就会酿成悲剧!老人可能会面临精神抑郁的问题!
《老年精神医学国际期刊》就在2018年发布了一项研究数据:
在2000年到2013年间,澳洲有170名老人身患抑郁症并最终在养老院自杀身亡。
而来自中国的老年移民表现出了
更高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澳媒已经不止一次公开讨论华人老人在澳洲的养老问题,在澳洲的年轻人们也为这个问题困扰不已。
因为担心父母的语言问题和生活无聊,很多子女选择把老人安置在老牌的华人区比如Box Hill或者Glen Waverly。
这里虽然到处都是中国人和中国餐馆,走在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华人爷爷奶奶,带着年幼的孙子买菜逛街。
但是老人会对这样的中文环境产生依赖,终究还是走不出这个区,融入不了真正的澳洲生活!
更何况,总是坐在这里打牌打麻将,迟早还是会精神空虚,逃脱不了孤单!
我们的事业在澳洲搞得风生水起,殊不知父母的精神面貌就会随着我们的忙碌而流逝!
其实,李阿姨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与其在家里自怨自艾,搞得精神焦虑,不如大胆走出来,去当地的志愿者组织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在交流和忙碌中,获得成就感,孤单自然就会被消解。
志愿者真的是一件多赢的事情,华人老人参加志愿者,能够化解孤独,年轻人参加志愿者,也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甚至圆梦。
参加志愿者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志愿者的种类多种多样。在这些志愿者活动中,你或许会实现曾经的梦想,也或许会获得一份成就感。
做志愿者,圆了自己的梦
黄坚乐,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志愿者活动来为自己圆梦的年轻人。
(图片来自于ABC)
黄坚乐本职工作是一名数据分析师,他在31岁的时候加入了圣约翰的救护车服务,成为了一名急救人员志愿者。他说,他加入这个队伍,不仅是为了救人,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图片来自于ABC)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他每周都要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抽出两个小时参加技能培训,风雨无阻。虽然急救技能被用到的次数很少,但他依旧认真勤奋的练习,就是为了在突发状态下救人于危难之间。
每个月,他要参加1到2次工作,
每次都是8个小时。
每次工作的场所也不固定,可能是一次学校野餐,也可能是melbourne show这样的全城狂欢。但无论是哪种,他都始终在一线为公众提供医疗救助。
你问他累吗?累!
后悔过吗?当然没有!
黄坚乐对于他的志愿者工作特别满意,他不仅实现了医疗梦想,还交到了在本职业交不到的朋友,也学到了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甚至在志愿者活动中收获了自信!
在这个被数码产品和金钱诱惑充斥的年代,黄坚乐觉得志愿者活动中收货的友谊,是很纯粹宝贵的!
做志愿者,帮助自己也成就别人
很多初来乍到澳洲的华人小伙伴,因为不熟悉所以找不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
但如果,你来创造一个组织吸引志趣相投的伙伴,你的想法以一种公益的形式在社会上创造了价值,这样身处异乡的烦恼就不存在了!
郑宇正就是这样在澳洲,用自己的志趣,为澳洲创造了社会价值!
他从香港来到澳洲留学,他欣赏澳洲的性别观念自由,但是来到这边后发现,华人群体还是对他们有着偏见甚至是恐惧,他感到十分孤单。
他想为LGBT性小众群体做点事,所以召集了在澳洲有同样想法的华人。
他积极地组织公益研讨会,线下活动,带领大家探讨有关出柜、身份认同、霸凌和欺凌等问题。
他说,有很多人通过他们的公益组织和活动找到了归属感,在澳洲这个国家终于不再孤单。
他说,他觉得很有满足感,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这份志愿工作虽然不赚钱,甚至会倒贴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
如果可以消解自己的孤独,
还能为别人创造归属感,
为社会创造一点人性的价值,
这样的成就本身就是无价的!
在闪闪发光!
在澳洲,志愿者的热情感染着澳洲的每一个人,为澳洲都增添了光辉!而澳洲人,更是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志愿者团体而感到骄傲!
2016年澳洲人口普查的时候就显示,有360万澳洲人参与到了社区志愿活动当中,这意味着,
每五个人,
就有一个人是志愿者!
而澳洲的华人们也为这个庞大的群体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澳洲当志愿者
小我和大我都在行动中被成就!
这样的成就感,
不是金钱和证书可以诠释的!
来吧!一起当志愿者!
在澳洲,没有打不破的孤独。如果你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或者只是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的话,来吧!一起当志愿者!加入这个令澳洲人骄傲的大家庭!
这是一个离墨尔本1小时车程的农场,里面的动物都是被救助来的农场动物,而它们需要你的帮助!
这个农场每周日都会开展志愿者活动,但是只有18岁以上的小伙伴才可以单独申请!
这个农场常年都在寻找热爱动物的志愿者,你可以选择成为每周都来的长期志愿者,也可以选择成为一日小帮手!
其实如果能跟这些可爱的农场动物建立友好关系也蛮不错的呢~ 如何申请: 只要在这个网站上预约即可
不要迟到咯~
AMES是成年人多文化教育服务(Adul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ervices)的简称,这个组织主要是帮助非英语母语的留学生或者移民在澳洲稳定下来。
主要的志愿者工作有教英语、给予一些职业上的帮助、或者给新移民家庭提供建议等等。
初来乍到对一切都十分迷茫的时候,如果能碰见一个跟自己有相同背景的前辈,真的很幸运!
需要发送邮件到这个邮箱
settlementvolunteer@ames.net.au
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跟你进行联系
欢迎晚餐项目就是如其名字,主要是为了欢迎那些初来乍到的新居民,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在澳洲的新生活,也能让他们认识一些新朋友。
你可以作为主办方也可以作为参加者!
如果想要在自己家主办一次晚餐,其实也不用太担心食材上的花费,因为每个参加者都会带一盘自己的菜来分享哦~
能吃到各种美食的同时还能认识新朋友,而且还能帮助他人,简直是一举多得!
如何申请: 想要当主办人 https://www.joiningthedots.org/the-welcome-dinner-project/join-a-dinner/host-a-dinner
想要加入一顿晚餐 https://joiningthedots.org/the-welcome-dinner-project/join-a-dinner/attend-a-home-dinner
这是一个在墨尔本的非营利组织,每年会收容上千只被人遗弃或是流浪的小动物,所以他们十分需要热爱小动物的你们的帮忙!
除了猫猫狗狗,他们还有收过小兔子、仓鼠等等小宠物。
在这里你需要做的就是帮忙打扫小动物们的家、给他们喂食、帮这些可怜的小动物洗澡之类的,但是同时你也可以在那里免费撸狗撸猫!喜欢小动物的话,这真是最棒的志愿者活动了!
这里也可以领养小动物哦~
在这个网站里选择自己想做的志愿者
http://secondchanceanimalrescue.com.au/how-you-can-help/volunteer/
然后填写申请表即可
(记得穿着不怕脏的衣服和不露脚趾的鞋哦)
这个组织是一个关怀老人的公益组织,他们会给那些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家带来关怀和美味的食物。
更重要的是,为了确认这些因为身体状况无法经常出门的老人家心理是否健康,以及一个人在家的生活情况如何。
你需要做的呢就是当一个司机,就像孙子送腿脚不便的奶奶出门见朋友一样,或者给奶奶送去好吃的晚餐和关心~
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自己所在的地区
https://nswmealsonwheels.org.au/Find-Us/Service-Locator/
然后再登记为一名司机,就可以开始给这些老人家提供帮助啦~
这个组织简单来说,就是给来澳洲的难民提供帮助的地方,帮助他们找到新生活的方向。
这个中心涵盖各种方面的帮助,所以也需要各种方面的人才,从食物到健康再到住房,总有你能出力的一席之地!
不妨伸出援手,帮帮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已离开家乡的人吧
先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你希望的工作方向
https://www.asrc.org.au/become-a-volunteer/volunteer-positions/
然后填表申请就可以了~
(这是份长期工作,需要12个月的承诺哦!)
这个组织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墨尔本那些有身心障碍的孩子和家庭,或者是有身心障碍的年轻人。
每个志愿者会匹配到一个有相同爱好的家庭或是孩子,从中说不定就能获得一段宝贵的友谊。
你需要做的呢就是陪这些孩子读读书、跟他们做做作业、陪他们玩,也可以成为这些孩子或年轻人的导师,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指导和建议
如何申请:
需要现在这个网站上申请
http://extendedfamilies.org.au/volunteer/get-involved
完成一个简短的介绍之后、
再填写具体的申请表格
然后就会有工作人员来联系你了
这个组织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的组织,他们每年为接近1万名收到心理疾病折磨的人提供帮助。
想要成为他们的志愿者,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
你只需要给这些病人关心和陪伴,听他们说说话,好让他们从痛苦中走出来。
如何申请:
首先需要在这个网站上填写申请表
https://www.mindaustralia.org.au/work-us/volunteer-mind
工作人员会进行审核
通过之后再进行面试
这是一个墨尔本本地的公益组织,主要是为了帮助墨尔本本地的那些无家可归者,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一份热腾腾的晚餐和安全的住所。
在这里,你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打理旗下的公益商店,或者帮助他们的厨师准备500人份的餐点等等工作。
给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一种家的感觉,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故事也挺好的呢~
如何申请:
在这个网站填写资料申请
https://www.sacredheartmission.org/get-involved/volunteer/volunteering-application-form
(15岁以上才能申请哦!)
也可以去参加他们的Info Session
https://www.sacredheartmission.org/get-involved/volunteer/volunteer-information-sessions
每天,都会有人来到澳洲这片土地,开始他们新的生活。看着陌生的街道和各种民族的脸庞,难免会不适应,会退缩。 但是,不要因为陌生和孤单感到害怕,加入澳洲的志愿者大家庭吧,在这个不受金钱利益干扰的纯粹的圈子里, 你的小伙伴就会出现, 你的归属感就会从此诞生, 澳洲也就会真正变成你的第二个故乡!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虽然晚了一天,但是也要祝所有的志愿者们,节日快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墨尔本生活资讯):中国阿姨退休来墨尔本,每天坚持做这件事,成了当地明星!连ABC都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