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
刚刚,李兰娟院士团队公布了治疗冠状病毒的最新药物。
不是双黄连、不是抗艾滋药物,不是治疗埃博拉药物。
而是两款西药——
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

达芦那韦是抗HIV的,属于蛋白酶抑制剂(PI)药物,靶向新冠病毒蛋白酶。
可能可以阻断冠状病毒的蛋白酶对病毒RNA翻译出来的蛋白前体进行切割。
但是这机制是抑制,不是预防用的,自己别瞎吃。
说起这款药,还要从SARS说起。
中科院病毒所的石正丽团队,14年辛苦研究,终于发现了SARS的根源是蝙蝠。
2012年,一种类似SARS的病毒MERS在中东地区出现;2015年,埃博拉病毒爆发…
科学家们最终证实,这些病毒都来自蝙蝠。
虽然SARS基本消失了,但MERS和埃博拉病毒还完全消失,吉利德正在研发的Remdesivir,主要是针对这两种病毒。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1月18日,同84岁的钟南山院士等一起赶到武汉再战防疫前线。
据公开资料,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院士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
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父亲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全家就靠母亲卖山货维持家用。
一天,母亲告诉李兰娟,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无奈之下,母亲想要让李兰娟辍学。
面对母亲的哀求,懂事的兰娟泪如雨下,一方面李兰娟不想离开学校,因为李兰娟太爱读书了,但想到母亲的压力,想到母亲每天挑着山货,从夏履赶到萧山步行30多公里路做买卖时,无奈的李兰娟只能选择放弃。
后来,经过班主任老师做工作,李兰娟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浙江省统一中考。
李兰娟曾说:
“什么是最大的快乐?我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过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李老师的争议在于,她让大家“注意看管自己的宠物,因为病毒在哺乳动物间传播”。
(原话被篡改)
一些爱猫爱狗人士疯狂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诋毁李老师来展现自己的“圣母内心”。
于是,微博里很多人开始用WHO的理论作为辟谣的工具,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猫狗会感染”强行理解为“猫狗已经确定不会感染”。
更多关于此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报道,
请关注“今日澳洲App”24小时滚动更新。
买机票比价,前后3天价格一目了然
31万华人都在用的订机票网站
澳洲机票网 feijipiao.com.au
买机票,省小钱!
你的私人机票管家!
长按识码获取即时价格
点了“在看”你会长得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