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I

重磅!新西兰移民政策又有重大调整!但核心还是一个字……



重要通知:由于疫情影响,新西兰移民局北京办公室目前处于关闭中,技能工签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的申请很可能被延迟6周,请大家注意安排好时间,尽量提前递交申请。


昨天(2月24日),新西兰移民局发布一份重磅文件,公布了居民签证的处理优先级。





除此之外,受到疫情影响,新西兰移民局更新了疫情状态,表示北京办公室目前处于关闭中,目前技能工签Essential Skiil Work Visa的申请很有可能被延迟6周

这份优先级处理文件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剧烈的讨论,许多华人表示,普通申请者既比不过有钱人,优先级比起难民和因为恐袭受影响的人群也更低。



更多专业人士则表示,这只不过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罢了……

移民申请频繁“插队”

“优先处理有钱人是歧视”

尽管移民局没有公开承认过,但关于PR申请的插队现象,许多新西兰主流媒体和专业人士都心知肚明。

许多人的居民签证申请,动辄要等上15~18个月,频繁被被插队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移民顾问Brandon Han表示,
优先考虑高收入者,对其他的技术移民来说是一种歧视。如今新西兰移民局把这个,将移民划分等级的规则正统化了……


Brandon认为盲目的将薪资作为门槛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
因为有些行业的薪资存在天花板,不可能达到这么高。

“我们对移民局优先处理某类申请者的做法感到不满,
大家都是交一样的钱,一些人却被边缘化了。



衡量移民对社会贡献的价值,远远不

金钱这一个指标。

新西兰华人Kevin Li,是奥克兰北岸一家餐厅的厨师,他在2019年1月提交申请,可到现在还没分到签证官,而与他一起排队的人还有3.7万人。

他说:“厨师可能没有老师、护士交的税多,但是厨师也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也有家庭,我必须给家人一个未来。”

因为海外买家禁令,Kevin一家现在只能租房住。

”每天早上醒来,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我能不能分到签证官。我有很多计划,包括在新西兰买房。但是这无穷无尽的等待,正在摧毁我的梦想。”

Kevin Li一家的遭遇只是众多移民家庭的一个缩影,许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当前的新西兰执政党工党。



工党推出一系列“移民政策”

似乎都与党派理念背道而驰?

假如你去查阅新西兰工党的党派宗旨,就会看见这么两句话:


“无论财富或社会地位,平等地获得所有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法律的权利。”、 “人民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是普遍权利。”




但不少本地的华人都说,最近工党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似乎都与其党派理念背道而驰。

不管这次明确居民签证优先处理级,还是父母团聚移民新政,有钱似乎都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和门槛。

甚至有不少网友戏称,
在新西兰只有有钱人才配拥有父母……
这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以及注重“家庭”的移民团体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新西兰副总理Winston Peters也曾表态:在新西兰生活的技术移民,他们的能力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把父母带过来。


有许多业内人士对执政党的移民政策表达了不满。

新西兰联合工会负责人Mike Treen曾说,
新西兰政府在移民政策调整中,实施了一系列种族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做法,这将给那些不十分富裕但又想要移民的人,带来巨大的困难和伤害。




媒体:暗示移民可以留下
却悄悄关上了大门……


Newsroom编辑Bernard Hickey认为,
新西兰用可以获得PR的机会,吸引外来劳工,然后又悄悄抹杀这个机会。


这样的做法
实际上是
被滥用、刻薄和具有欺骗性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容忍,是因为那些
外来劳工没有话语权,而且我们不喜欢讨论他们做出的牺牲。





我们视自己为一个“友善”的国家,比那些“可恶的”澳大利亚人要好得多。


我们希望听到的都是赞美:“新西兰是一个如此可爱、友好、受欢迎的国家。”

但现实却更加丑陋,我们暗示外来劳工可以留下,但却悄悄关上了大门。


“仅靠技术移民的收入
来衡量其价值的政府注定要失败”

Stuff采访的一位前移民律师,他表示
仅靠技术移民的收入来衡量其价值的政府注定要失败
一位技术熟练、怀孕的钢琴老师可能拿不到高薪,但毫无疑问她会为新西兰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我们现行的政策为这些有前景的人关上了大门。




只有高收入移民才能建设更好的新西兰的想法绝对是谬论。作为前移民律师,我曾代理过一些高薪技术移民,他们被判犯有包括强奸在内的重罪。


薪水和技术
(或缺乏技术)
不一定与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有关。


华人如何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或许印度群体是个榜样

华人们该如何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呢?

面对处理优先级调整、签证延迟、父母团聚等等问题,另一个族裔的做法或许是一个参考。

对于签证拖延审批的现象

印度群体表示要再度走上街头抗议



“包办婚姻”配偶团聚受阻
印度群体反歧视抗议施压成功
让政府改变决定
为印度文化中特有的包办婚姻
推出了“包办婚姻访问签证”

父母团聚移民政策公布后

面临不力的局面

他们再次走上街头抗议

呼吁更多本地人关注

让政客们听到移民们发出的声音:
“我们的父母比你们的收入门槛更有价值。”



让广大的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凝聚力和行动力。而受父母团聚移民新政影响最大的华人群体,却鲜有人参加抗议。


我们或许更多的是在朋友圈和私下的聊天中发发牢骚抱怨,而没有让政策制定者听到我们的声音。



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否值得我们华人更多的思考呢?


此前有华人读者留言曾说:华人一向不热衷参与选举和投票等政治活动,如果在自身以及群体的利益遭受了巨大损失时,不能团结一致站出来表达意愿,发出声音,那政客们就会更加忽视大家的利益和诉求。



不仅是公开表达意愿,行使自己的权利,投出自己的一票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十分重要。

而奥克兰华人市议员杨宗泽Paul Young也曾对发现君说,新西兰主流社会和政党对于华人存有“只会捐款、吃饭、拍照,但是就是不投票”的印象。

奥克兰华人市议员杨宗泽Paul Young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也要走上街头抗议,而是可以学习印度社区移民们团结一致的做法,为自己发声、为他人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

此前,有一位正义的前移民官,对包括华人在内的广大移民申请者感到同情。

她在ENZ上主动发帖,阐述了广大申请者的遭遇,并且已经发了投诉信件,而且她呼吁更多有相同处境的申请者们同她一起给ombudsman发邮件申诉。



https://www.enz.org/forum/showthread.php?t=56131&page=3

如果你也想争取自己的权益,那就可以主动去发邮件参与申诉。

邮件地址:info@ombudsman.parliament.nz

有新西兰华人在本地论坛发帖表示,发送邮件后会收到回信,以及一个case number,会被归类到INZ申诉类别中。

///

做了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但如果什么都不做
就什么都不会改变


– end –

号外!新西兰生活快讯,
首次
微信个人号
啦!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新西兰省钱小能手”,我们将每天在朋友圈实时发布,纽村
最新、最全、最有品质的打折信息!





///

扫码关注我
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