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月8日
#北京K歌之王要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务合同
登上热搜


王思聪曾在这里一夜花掉250万
这里也曾是豪门贵族富二代的后花园!

(纽约时报)
冠状病毒在中国的爆发引发了经济波动,
震动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这次疫情影响下
各种创业公司,中小企业就更别提了
根据调查:
约30%的企业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将超过50%,58%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的企业预计,如果疫情持续,自身现金流将难以维下去!
(来源:中国报告网)
如果企业现金周转困难,
连现有员工的正常生产都难以保障,
等待着他们的只能是面临破产!
这给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们
造成沉重打击!

对于2020年毕业打算回国求职的澳洲留学生来说,最大的磨难其实刚刚开始。因为疫情已经对国内各行各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个简单数据就能看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么恐怖:
2月3日,A股开年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一共3700多家股票,竟然有3177只直接跌停。2020年大部分在中国的公司都会过得无比艰难,裁员甚至倒闭的企业将比比皆是。
已经有无数的HR朋友告知我,他们公司今年的春招将会推迟,且名额一再缩减,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了春招。我们甚至可以预见,由于企业上半年的业务都将收到巨大影响,而发生在第三季度的秋招,求职者们将迎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克服2020年难关,我们建立了疫情下的春招群,在群里可以见到2019年底毕业的一些海归同学,目前相当的焦虑。2019年底-2020的毕业生真的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 部分群聊展示
疫情影响|受损&受益行业对比

(进群了解更多行业求职资讯)
面对这样的困难和挑战,2020年如果求职的话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业务冲击,大公司抗打击和抗风险能力都更强,“余粮”多,“见识”广,业务不能停,招人不能停。
首先是业务在线下的公司。
餐饮零售、旅游酒店、文化娱乐、交通运输及上下游的生产制造行业,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KTV没人了,电影院没人,演唱会没人了,游乐场没人了。爸爸们不去看球了,妈妈们不去美容了,孩子们也不用出门上辅导班了,线下广告没人看了,电影剧组也停了。
以上行业日常运营成本较高,停业两个月就会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恢复起来也比较缓慢。买房买车等大型消费品行业短期内会受很大影响,但是相对来说恢复起来可能快一些,甚至疫情过去之后可能还会有一波高潮。

然后,就是部分与传统行业结合的互联网公司了,比如某打车平台,比如某订机票酒店的平台,比如某些租房中介和二手汽车的平台,日子都不好过。
2003年非典之后,电商产业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换个视角,仔细找找,其实疫情之后很多行业的业务不减反增,甚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比如医药行业,可以说供不应求。疫情过后,大家都会更重视健康,相信大健康产业都会更受重视。
新闻行业
,尤其疫情相关信息较多的新闻平台。还有国际物流,全世界的医疗物质都在往国内采购。而部分金融行业的公司也有利好,因为疫情过后,更多的企业会贷款,更多的人会去买保险,且更多传统金融行业会转战线上,很多服务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将从中受益。

比如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猿辅导、跟谁学等等K12教育公司,这次疫情大大教育了用户习惯。线下的培训班不敢去了,因此更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在线上学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村落的人。还有成年人学习的线上知识付费课程也发展得很好,不能工作,不能出门,那就在家多学点东西。
大家不出门,但还是得吃饭。餐馆都关门了,很多人也不敢去超市买菜,尤其是在政府的倡议下,盒马生鲜、每日优鲜等公司的业务暴增。同理,点外卖的人也多了很多。
看看字节跳动和《囧妈》在春节期间的神操作就明白了,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会选择在线上首播。
很多企业都不得不开始远程办公。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金山的WPS,都找到了爆发的机会,拼命地投放广告。
不知不觉大家就充了更多游戏点卡。2020年大年三十当天,《王者荣耀》单日流水达到超预期的20亿元,远超2019年大年三十的13亿元。最近打游戏都卡,因为服务器负荷加重。
不出门就在家看剧,不知不觉就办了腾讯、优酷和爱奇艺的会员。线下娱乐玩不了就在家玩吧,抖音、快手、唱吧等居家娱乐APP,相信用户活跃和增长都不错。
物流一旦恢复,包裹就会发发发。不过化妆品销量可能下降,因为不出门都不化妆了。
企业不能进学校办招聘会,很多HR选择了线上招聘的渠道和工具。提醒一下求职者们,需要提前适应一下线上笔试、面试等一系列招聘流程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