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shoujirym8754)
在2020年春节之前,谁都没有想过,小说《鼠疫》里的虚构场景,会在真实生活中上演。
这部加缪写于1947年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在突发鼠疫后,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奋力抗争瘟疫的故事。
时间走过了73年,尽管而今所处的时间地点与小说完全不同,可是在灾难面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武汉封城已经整整一个月。从封城到抗疫,无论是个体命运还是社会全貌,几乎都能与书中情节对号入座。
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着一场原本只该在书中读到的故事。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重读《鼠疫》,为这场灾难长几分不该忘却的记性。
鼠疫刚流行时,奥兰市当局在瘟疫面前无所适从,不愿意把真相告诉民众。
“老鼠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市政府根本没有考虑过应对措施。
里厄医生拜访省长催促当局,省长却始终纠结于疫情究竟是不是鼠疫。
里厄医生:“您这样提问题不太恰当。这不是措辞的问题,而是争取时间的问题。”
里厄医生:“即使我们不确认这是鼠疫的话,它照样会夺去半数居民的生命。”
疫情出现后,领导者在意的是有没有叫对名字,而不是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重要的是第一时间采取严厉的预防措施,而不是纠结于字眼,敲定合适的名字。
只不过他们忘记了应当谦虚,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如此而已。”
人类发展到今天经历过无数次瘟疫和战争,每一次,人们都同样的措手不及。
但是,当死亡没有切切实实发生在面前时,没有人会重视。
灾难降临时,人们往往难以相信它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例外。
一开始鼠疫对于民众来说,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它是一种恐怖吗?不知道, 一亿人的死亡太难于想象了。
“他们照常遛大街,在露天座上泡咖啡馆……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开朗地接受显然是暂时的不便。总算保住了体面。”
他们忘记了应当的谦虚,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可以对付一切。如此而已。
和小说里描述的鼠疫一样,新冠来临时,谁也没有做好准备。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公告称,发现27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是2020年1月18 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仍旧举办了一场万人家宴,超过4万人参加。
直到武汉封城,直到大篇幅的纪实报道扑面而来,直到新闻报道里的感染数字飙升,直到身边有人呼救无门时,人们才意识到:疫情可怕至极,且与自己息息相关。
疫情如山崩海啸。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个幸运的例外。
鼠疫刚刚发端时,人们都是事不关己的心态,仿佛自己是个局外人。
小说里记者朗贝尔说:“我原来一直认为我在这个城市是外地人。但我看见了一切才明白,无论我愿意与否,我都是这里的人了。这里的麻烦,与我们大家都有关系。”
疫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被关在奥兰小城中的每个人,都必然无法摆脱鼠疫。
新冠肺炎也一样。当疫情覆盖了一切,再也不存在个人命运这回事了。在疫情的海啸里,所有人都在一起沉浮。
武汉封城这一个月来,我们见证的,是所有人与疫情斗争的决心。
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医疗精锐奔赴湖北,给抗疫注入硬核力量。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不断支援湖北前线。
这不是一个人的殊死抗争,而是一群人的休戚与共,是全国的“披甲赴荆楚,不灭新冠终不还”,是全世界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无数人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凝聚成共命运、同呼吸的共同体。
眼下应当做的,是明确承认必须承认的事实,果断消除不必要的疑虑,采取适当的措施。”
“绝不能跪下求饶。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真理并不值得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月余,这恐怕是从上至下,人们体会最深的一个词。
2月6日那个夜晚,敢于诚实的那个人,还没等到正义,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诚实就是诚实地应对疫情,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讲真话做实事。
诚实就是诚实地记录发生的一切,做历史忠实的见证人。
“在这种危难的时刻,发挥作用的首要方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在《鼠疫》里,里厄医生搜集所有鼠疫的信息,在同事们对死亡数字视而不见的时候,他统计不断上升的死亡数,挺身而出救助了无数病人。
他说:“在这种危难的时刻,发挥作用的首要方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否则的话,其他什么都谈不上。”
对于媒体来说,是准确地报道事件,真诚地传播内容,克制地表达情绪,谨慎地站住立场。
对于医生来说,是治病救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做好自我防护,力所能及地协助抗疫。
“鼠疫,每人身上都携带,世上任何人都不能免遭其害。我也知道,必须时时刻刻小心谨慎,以免稍不留神,就面对别人的脸呼吸,将疫病传给别人。其余的东西,诸如健康、正直和纯洁,都是意志的一种表现,而人的意志永远也不应该停歇。一个正派人,几乎不把疫病传染给任何人。”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就是疫情期间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这点不弄清楚,谈论其他任何想法,都是徒劳无益的。”
小说中,疫病逐渐恶化之后,人们开始依赖各种各样的办法寻求拯救。
一些人忽然灵魂受到感召而皈依宗教;许多人听信谣言口含薄荷片,以致药店脱销;咖啡馆声称葡萄美酒能灭菌,市民们开始疯狂酗酒;担心传播跳蚤,城里的猫狗被残忍捕杀;占星术士的各种预言荒诞不经,却被人们口口相传……
这一切都是《鼠疫》里描述的场景,为何我们看着这么熟悉?
每次疫情的发展史,都是谣言的发展史。新冠之下,人们把从前走过的错路,又挨个儿走了一遍。
熏白醋可以给空气消毒,口含大蒜可以消灭病毒,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感染,童子尿可以治疗肺炎。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病毒,于是连双黄莲蓉月饼都卖光了。
更夸张的是,母猪生下小猪后都能开口说话了:疫情严重,一天吃九个鸡蛋就不会得病。
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造成,人如果缺乏教育,好心也可能同恶意一样造成损害。
在新冠疫情下,关注靠谱消息,提高辨别能力,科学防疫,是一个人的“道德”。肆意信谣传谣,渲染激化负面情绪,就是一个人的“不道德”。
人性里有善也有恶。灾难面前,善恶被清清楚楚地放大了。
在《鼠疫》里,投机商趁火打劫,天价倒卖紧俏物资;商人趁机牟利,咖啡馆贴出“酒能杀菌”的广告;出版商大量印售临时杜撰的预言。
新冠疫情下,有人争分夺秒的救人,有人哄抬物价发国难财;有人生产口罩是为了给社会解决问题,有人生产劣质口罩是为了给社会制造问题;有人老老实实居家隔离,有人隐瞒病情到处乱跑;有人把蔬菜瓜果送到了武汉门前,给武汉加油呐喊;有人将武汉人拒之门外,让人流离失所。
古今中外,书里书外。不同的时间地点,一样的人性复杂。
小说里,封城后有人不断想要逃出城去,遭到唾骂。小说外,封城后有三十万人偷偷逃离,人人喊打。
人有自保之心,有软弱的天性,有故意忽视灾难的本能,有想与家人团聚的私心,有害怕孤独的恐慌。
人们总是容易相信别人都是单纯的坏人,自己则是复杂的好人。
承认人性的复杂,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人一旦意识到世界荒诞,即便没有感染上疫症,也平添了心病,这就是身陷围城,心陷绝境的征兆。”
鼠疫把人们封在家里,看似使人万众一心,但同时也切断了传统的关系,把个人投入孤独的状态,造成了全城恐慌。
当个鼠疫患者相当辛苦。不过,不想成为鼠疫患者还要更辛苦。
神父只会思索上帝与苦难,记者一心想要逃出城去。人人的心都只能盛下一个单纯而顽强的求生欲望。
新冠封城之下,这种恐慌有过之而无不及。疫情刚爆发半个月,就已经有了四波抢购恐慌。
1月20日,钟南山在央视公开发声肯定存在人传人,引发了第一波口罩抢购潮。
1月25日,30个省市区启动一级响应,医用酒精、消毒剂、洗手液全都被抢购一空。
后来,人们开始恐慌性地囤货囤菜,超市不得不挂出牌子,呼吁理性消费。
1月31日,双黄连可抑制病毒的消息爆出后,网上的双黄连口服液当晚就迅速售罄,甚至连兽医用药、双黄莲蓉月饼也被哄抢一空。
情绪不能解决问题,慌乱只会加剧恐惧。尤其是被故意为之的恶所煽动的情绪,会发展成由无知而造成的恶。
在武汉床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有个患者因为得不到单间,就急得扯掉医护人员的口罩防护服,冲护士吐口水,想传染对方。
还有前几天火了的奔驰哥,通过防疫关卡时,工作人员让他登记地址出示证件,他就被激怒,情绪失控,辱骂对方。事件曝光后,他害得自己丢了工作。
疫情之下,莫做乌合之众。在能力范围内耐心地思考,清醒地分析,谨慎地判断,积极地行动,才是正确面对疫情的有效方法。
“过分重视高尚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
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它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
里厄医生说:“
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没有什么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怎样做人。”
“拯救人类,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大而无当。我没有这么远大的抱负。我关心的是人类的健康。”
他之所以奋不顾身地救治病人,与任何神圣使命、英雄壮举都无关,而只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容忍疾病和死亡。
新冠抗疫下,无数医务人员奔赴一线。他们和里厄医生一样,拼尽全力治病救人。
2月18日,51岁的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救治无效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
为了收治病人,他几天几夜都没合眼。弥留之际,还要求不要插管抢救,怕会感染其他人。
2月20日晚,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9岁的彭银华医生殉职。29岁,人生才刚刚展开。今年6月,他就要当爸爸了。
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截至 2 月 11 日,全国共有 1716名医疗人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在媒体大肆报道时,医生们自己站出来说:我们不是英雄,也并不想成为英雄。
《鼠疫》里说,英雄主义应当恢复它应有的次要地位,从不超越追求幸福的正当要求。
张文宏在采访时曾说过,医生应该有免于受伤害的权利。
对一个医生最基本的尊重,不是过度牺牲下的大肆宣扬,不是英雄主义的高调歌颂。是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有完备的防护措施,有免于受伤的经验方法。
最重要的不是歌颂牺牲,而是努力让人免于牺牲。而所谓英雄,也是一个个坚守正直与善良的平凡人。
“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
“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
我们常说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自己所爱。在平淡的生活里,它像是一句空空荡荡的口号,一碗毫无内涵的鸡汤。
但是当疫情来临时,我们被各类关于爱的报道感动泪目,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这份爱,不光是患难与共的爱情,不光是母子连心的亲情,还是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是警察站到深夜的哨岗,是外卖员风雨无阻的穿梭,是火神山建筑工人不计酬劳的赶工,是各地农民大伯倾囊相助的蔬菜,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豪迈,也是“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祈愿。
生命的光芒只有在抗争中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和苦难的斗争。苦难越深,生命的意义因之越深。大概在这种斗争和思考的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得以发挥,意义才得以呈现。
因为人间有情,所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
在小说《鼠疫》的结局里,被围困了十个月之久的奥兰城,终于迎来疫情减退的信号:原本性命垂危的人病情好转,死亡人数不断降低。
“一月二十五日晚间,全市沸腾起来。街道灯火通明,一片欢声笑语,喧声鼎沸。”
里厄医生倾听着飞扬起来的欢乐,却仍旧不敢放松。因为他了解人群并不知晓的事实:
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远不会消亡。它们能在家具和内衣被褥中休眠几十年,在房间、地窖、箱子、手帕或废纸里耐心等待。
也许会等到那么一天,鼠疫再次唤醒鼠群,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给人带去灾难和教训。
现实中,最近不少地方开始复工解禁。大家都像刑满释放一样,纷纷跳出家门涌上街头。
2月21日,四川广元,人们摘下口罩扎堆喝茶,热闹得触目惊心。
同一天,江西赣州,集市人满为患,不戴口罩的人比比皆是。

2月22日,超5000人涌向杭州西湖,游人爆满,到处都在堵车。
根本没有!当时全国31个省份依旧处在一级响应状态。2月21日,广州刚刚增添了6个确诊病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很多人已经忘记了鼠疫,忘记了17年前的非典,甚至忘记了这一个月来永远离开了的人们。
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
在这场战疫中,一个个不断更新的数字,真切地代表着血泪、永别、绝望和心碎。
他们是深夜的敲锣声,是跟着灵车的痛哭声,是放弃治疗的无声哀鸣,是全家感染的暗黑永夜,是剃发时流的眼泪,是脱下防护罩的印痕。
新冠疫情终将结束,但是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永远不会完结。只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不用再经历集体重读《鼠疫》的年代。
“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是要诚实,再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做一个能听见哨音的人,做一个心里有坟墓的人,做一个脑中有记性烙印的人,做一个能把这种记性传递给后人的人。
本文来源:公众号@粥左罗。粥左罗,90后,毕业5年持续进化,从服务员到创业者,《学会写作》作者,学员超过10万人的写作课讲师,8000人成长社群发起人,坚信成长即财富,坚信优质内容能给你向上生长的力量。关注公众号@粥左罗,菜单栏查看50篇必读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