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I

最新研究!孩子在家学习不专注,是因为父母的这些举动!99%的家庭却还在这样做……

悉尼民宅爆炸坍塌,亚裔家庭躲过一劫!事故原因竟是过量使用“炸弹”!

澳洲新闻网报道称,上周日,悉尼内西区一栋房屋爆炸倒塌,住在里面的一家七口侥幸逃过一劫。 新州消防与救援队发言人表示,爆炸是这家人过量使用“蟑螂炸弹”引起的,他们使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生产商建议的数量。 “这些东西需要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使用。”发言

疫情期间

被高估的,除了免疫力

还有老母亲的脾气

……

  

据说,99%的家长,目前最渴望见到的人就是老师。

 

疫情当道,每一位家长除了要做好本分工作,还要成为在家随时待命的新晋老师。

在新环境之下,每一位孩子都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大咆哮。

网课上线之后,学习氛围骤然下降,就连老师的监督都打了水漂。

孩子们开启“放飞自我”的模式,家长们则开始了实属无奈的“追赶式”教育。

“你怎么又在玩手机,快去做作业”

“又去上厕所,你不是刚上了吗?”

“作业做完没有?你又在干什么?

常常,孩子心里的小猴子上蹿下跳,似乎一分钟都坐不住。

除了少部分定力极好的家长,大部分家长会用吼叫的方式,来结束这令人抓狂的局面。


1

被吼叫的孩子

身体会觉得痛

  

但是,你知道被吼叫的孩子,身体有多痛吗?

在绘本《大嗓门妈妈》里描绘了当企鹅妈妈吼小企鹅的时候,小企鹅都经历了什么,非常非常扎心。

当企鹅妈妈生气地对小企鹅大叫——

 

小企鹅吓得全身都!散!开!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后面,小企鹅的痛苦是这样描述的: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跑啊跑,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

当一个人说感到“心碎”的时候,“心碎”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比喻了,他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所以,当爸妈吼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在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可能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盯着、唠叨、咆哮…….像是一把利刃,直戳孩子幼小的心灵。


2


让孩子静下心来

为什么那么难

一边是望子成龙的决心,一边是不听话的孩子,夹在中间的家长,


除了简单粗暴的方式,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而正是这看似立竿见影的方法,断送了孩子的专注力。

深耕教育心理学24年的专家郑润芝老师在接触了很多家长之后发现,家长或多或少都对孩子的专注力存在着误解。

 

误区一:孩子是故意不专心,所以必须得训斥,发火,甚至打骂孩子。

其实,专注力是一种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大人督促只能专注5分钟,5分钟就是孩子目前的专注能力;

如果孩子现在能专注20分钟,20分钟就是孩子目前的专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误区二:孩子不专心是因为年龄小,贪玩。

每个年龄段,都有该年龄段专注力的正常水平,如果孩子低于这个正常水平就是专注力不足。

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越容易改善如果家长一味等待,想着长大了就好了,只会造成反效果。

大量的案例证明,75%以上的孩子,在专注力训练的最佳期没有得到改善,青春期专注力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而且,专注力水平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情绪的冲动性会加强。

误区三:不爱学习所以不专心,因为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可以专注很长时间。

这是巨大的误会!看电视,玩手机,属于信息的被动输入,不需要刻意的专注,就能轻松的接收信息。

所以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注意力反而是比较涣散的,习惯了这种状态,孩子就很难在阅读书籍或者学习的时候保持专心。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帮助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润芝老师收集了大量训练专注力的专业方法并指导给这些家长,

然而,很多家长却反馈实用性不强:

有的方法太麻烦,用不起来;有的方法费时太多,孩子每天作业多没时间配合;有的方法太枯燥,孩子不愿意接受。

针对这些困难,郑老师仔细研究后发现,只要紧密围绕专注力训练的核心要素:持久性、集中性、转移性、广度进行训练,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持久性:让孩子专注时间变长

集中性:让孩子不再粗心犯错

转移性:让孩子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时,依旧能保持专心,在该专心时能专心

广度:让孩子能一次兼顾更多的信息

所以,她结合自己20多年的心理教育经验和家长们的痛点,打磨了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儿童专注力训练课》。

健康宝宝长成记,从按时打疫苗做起!

全世界都在和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 澳洲也不例外。 勤洗手、待在家里没事不出门、 保持社交距离是每个人都要遵循的守则。 不过家长还需要注意一件事, 虽然处在特殊时期, 还是要记得给孩子按时接种疫苗。 Kristine Macartney教授是一位专攻传染病的儿科医生

她用这套方法,把自家孩子变成别人家孩子,听听她怎么说吧。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3


从成绩差,不听管教到名列前茅

我把自家孩子变成别人家孩子

大家好,我是郑润芝。

24年来,我成功帮助了30万个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变得更有专注力。

这其中啊,就包括我的儿子。

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我和他爸爸工作都比较忙,一段时间没怎么管他。

直到老师连着好几个星期跟我投诉,说:你家孩子成绩倒数,还不听管教,上课走神分心,还调皮捣蛋,作业常出错!


我当时脑子地一声。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也在从事心理教育行业,我深知:我家孩子不是笨,他只是专注力出了问题!

于是我决定即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每次做作业前,我都会对他进行专注力训练。

比如我发现他特别容易把字给写反了,数学作业里明明是13,他却写成31!语文拼音bd不分!

我知道这是因为他视觉注意力不足,这是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对症下药,用盯点法去训练他。

老师说孩子上课老走神,我就去测试了一下,发现他真的是听觉注意力水平不够,专注力的持久性不足。

于是我便用听漏法去训练他,故意漏掉某些数字,既有趣又能发挥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我再和老师交流时,发现老师投诉少了,反而夸孩子最近有进步!

更让我欣喜的是,孩子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拿了99分,数学满分!然而我的训练时间也才不过2个月不到

孩子班上的家长听闻后,也纷纷和我请教我是怎么训练孩子的。

像我的好朋友,就让我教她3岁的女儿提高专注力。虽然年纪小,但其实3-7岁是专注力训练的黄金期。

在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后,好朋友的女儿比同龄孩子能专心:

可以认真地看完1本绘本;

玩游戏也非常投入,不会轻易分神;

出门妈妈让她拿的东西,可以一路拿着不会分神弄丢。

我用这一套方法,也帮助了很多孩子,也让很多爸妈们重获笑容。

孩子好的未来、好的成绩,其实都是要拼妈的!正确、科学、高效的方法,

才能真正帮孩子提升专注力,教出做事细心,成绩优秀的孩子。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特别优惠

99元 

(原价: 199 元 )

 共包含22 节课,

每课仅需 4.5 元 

课程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很多爸妈跟着我学习,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乖、越来越好。

他们的孩子可以,你的孩子也可以!

3-7岁是孩子专注力训练的黄金期,7-12岁是专注力不集中的矫正期。


投资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是性价比最高的消费行为。

少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就能为孩子未来的好成绩和好未来打造坚实基础!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见证他们专注力的点滴改变!

22精致视频课

把握孩子训练黄金期

让孩子养成超强注意力

小动作少+不易分神+学习成绩好!

特别优惠 

99元 

(原价: 199 元 )

 共包含22 节课,

每课仅需 4.5 元 

课程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不吼不骂也能让孩子学习好的秘诀!


为120万澳洲华人发声


79万华人用户

447篇独家报道

总点击量近840万

2019新州多元文化奖3项提名

记者Rena凭借

深度揭黑,维权等报道

斩获“年度最佳青年记者


   长按识码让澳洲听见你的声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

“老公工资2万,我全职在家月入5万”:再好的婚姻,也要谈钱

2020年刚开始,如果你跑到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今年你最缺什么?   90%的人一定会说:缺钱! 不是故意要扎你心,而是不想活得像条狗,就得多赚钱。 这年头,缺钱的日子太难过: 租房时,为了能省几百元的房租, 宁愿每天通勤3小时 ; 买东西时,货比十三家,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