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所有澳洲入境者将被强制隔离!中国官宣:禁止外籍人士入境,包括澳籍华人!
▼ 截止发稿前,澳洲共计确诊3055例:维州520例,新州1405例,昆州493例,南澳235例,西澳231例,塔州47例,首都领地62例,北领地8例,治愈167例,死亡13例。 突发!就在刚刚,澳洲总理莫里森宣布:从明晚午夜起,所有返回澳洲的居民,将统一接受强制隔离。

提到陈冲,很多人脑子里会浮现出,她扮演的许多经典角色形象。
作为演员,她是史上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和金马奖影后,更不用说单凭一部《末代皇帝》就足以艳压群芳。
事实上,陈冲是演员、导演,但在她身上最鲜为人知的——还是她的文人属性。
许知远曾评价她“我对陈冲的感受,除去她身上的魅力,是她那种经历过不同的时代,身上那种重叠感、复杂性。”
这些年我们不断地看到各种各样,
充满魅力又充满真实感的陈冲。
最近,冲姐罕见发文,记录了三月中旬(3月11日至3月17日)一周以来,美国疫情日记,并分享自己的感触。
她在文中思考良多,记录下美国人从不慌不忙到疫情逐渐严重集体焦虑的变化,“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宇宙无动于衷地运行着,黎明总是会在黑夜后到达。”
“我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把一切半生不熟的想法发表到网上,或者变成商品。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偏见或者商品吗?”

上星期三我丈夫从旧金山飞去凤凰城打高尔夫球,那是他几个月前就跟几个好友约好的事。走之前我试探了一下说,你还是去吗?
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开始严重了。他自信地笑笑说,不要参与到人群的恐慌里去,我会小心,没事的。
那时大女儿就读的哈佛大学已经决定改网上课堂,她正在紧张地理行李,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突然结束了,我们曾经那么期待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陈冲的女儿
星期四蓝天白云,空气透彻清爽,我打开窗户,边吃坚果边阅读了一些早就买好了,但是老也没有心绪看的书。
我的Kindle里有一本叫The Ghost Map的纪实书,它描写了一百六十年前伦敦一场举世尽知到瘟疫。
这场由霍乱引起的悲剧延伸到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撞击,理智的声音和固有的观念发生斗争,而真理和先知在最关键的时候被忽略、被否定。

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描写了两个默默无闻而充满人格力量的普通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牧师,他们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冒着生命危险,不弃不舍地寻找到疾病的来龙去脉。
他们的勇气和执着,他们之间起初的冲突,和最终的理解和深厚友情,在眼下的情形下读起来,尤其让我感动。那位医生画的传染地图,就是这本书的书名。
偶尔,我抬眼看看窗外,远处海湾上开过几艘货轮,几只游艇,窗下街上零星看到一些跑步、逛街的人。

在电影《误杀》中,陈冲扮演了一位 为找回儿子不惜一切代价的警察局长
这是我十分钟意的独处时光——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但是这个世界上有我牵挂和牵挂我的人。天色渐暗,一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我突然发现这种“自我隔离”其实是我的常态。
到了晚上,我突然觉得有些害怕,记忆中我好像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在这栋房子里过夜。
丈夫之所以会约了去外地打球,是因为原来我是计划这个时候回上海探望父母的,这一行程一拖再拖,不知道要延迟到几时。
我丈夫每天的早饭都吃牛奶煮麦片,里面加上新鲜的蓝莓、香蕉和烘烤过的核桃仁,从结婚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
孩子们还住在家里的时候,我会在周末做些特别的松饼之类换换口味,孩子们住学校后,我就变得很懒,很少在早饭上动脑筋。但是如果早上没有牛奶麦片,我丈夫会很难受,一整天都莫名地不适。

决定留在海外的华人,每天睁眼都是一个新世界
▼ 「站在暴风雨的门口了。」 海外疫情目前看起来已经进入了爆发期,每天睁开眼睛仿佛都是一个新的世界。 医生在上一篇文章发稿前的几天,还因为戴口罩被护士长训斥。但从昨天开始,他们全院强制口罩,不允许家属探视。 据她所知,他们医院目前至少已经
图片来源:电影《末代皇帝》
我开车去我常去的Costco,那里带乳糖酶的有机牛奶又高质又便宜。等我开到停车场,发现虽然商店刚开门不久,已经挤满了车辆,根本找不到停车位,我看到有些早到的顾客,已经推着大车大车的干粮、罐头食品、手纸、消毒纸巾、洗手液之类从店里出来。
这是我从未遇到过的情形,我决定马上离开,可转了半小时才终于开到出口。打电话跟丈夫说了这事,他说大众的歇斯底里,羊群式思维,你不用担心。我也想,反正他星期天晚上才回家,只要够周一早餐就行了,我下星期再说。
晚上,他给我电话说,他们去一家极其好吃的意大利餐馆,平时很难订到位置。他还这么轻松快乐,我真服了。
到了周六,新闻里开始看到疫情开始有些失控了,超市的货架也开始空了。大女儿决定跟男友一起飞去他家呆着,小女儿给我发了很多条焦虑的信息,说为什么她的学校还没有停课。
我安慰她说,学校在紧密观察,会做出最合适的决定的,只要不停课,她还是应该去上课。
天下起倾盆大雨,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一切被笼罩在灰蒙蒙的阴郁里。

年轻时期的演员陈冲
我在中美的新闻和社交网络里,开始看到两国外交上的争端,和各种极端无知的谣言,网络里传播的文化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具有危害性和杀伤性。

世上美丽皮囊太多,陈冲的魅力,恰恰在于她还有清醒的灵魂
我生活在中美之间,在大洋两岸都有亲朋好友,每次读到这种不幸的文字,都很难过。
病毒是全人类的天敌,从猿到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和微生物共存。
而不管在哪个时代,在地球上哪个角落,每一个人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一个死亡不令人悲痛欲绝?眼下正是人类应该团结起来,集中不同的优势与病毒搏斗的时刻,上苍在考验我们的同时,也赐给了我们机会。
星期天一醒来,我马上查看疫情,形势的确越来越严峻。小女儿学校的校长发来的email说,虽然上星期一直在跟师生演习网上授课,但是眼下还没有决定停课。
大女儿给我发信息说,你不要再让Audrey去学校上课了,你疯了吗?这个星期正是感染了的人还没有明显症状,却是疯狂传播的时候。
我说,夏威夷只有5、6例确诊,学校还在决定的过程中,我们再等等吧。她急了,几秒钟给我发了一连串信息,劈头盖脸把我说了一通。
就在这时,一位在政府的工作的朋友说,政府在考虑全美禁飞的政策。我开始着急了,本来Audrey是3/20春假飞回家,如果禁飞,她就回不了家了。我决定给她改票,让她立刻回来。
星期一,加州政府通知全州隔离,关闭一切非必要的生意。丈夫一早回医院上班,医院已经取消所有非紧急病人的约诊,院方建议他在从外州飞回来后在家休息两周。
晚上我们去机场接Audrey,看到她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很薄的口罩,戴在脸上。
美国政府传染病防御中心的建议是,病毒不是空气传染,而是飞沫传染,病人和医护人员应该戴口罩,但是健康人戴口罩没有什么用。Audrey说,姐姐叮嘱她一定要一路都带好口罩。
回家路上,Audrey想到家附近的一家小便利店去买些东西,我也正好买牛奶。晚上10点,商店里没什么人,但是冷藏柜里已经没有牛奶。
今天我6点多就醒了,本来想在床上赖一会,但是突然想到牛奶不够了,就起床往家里附近的一家叫Safeway的超市开去。
天边刚刚开始泛起一点点发红的亮光,映照在海湾上,波浪轻轻拍打着停泊在那里的船只。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宇宙无动于衷地运行着,黎明总是会在黑夜后到达。
Safeway的停车场已经相当满,不过我还是马上找到了停车位,边上的一辆车里走出一位蓬头垢面的女人,我俩惺惺相惜互望一眼,笑了,她说你没见过这里在这个钟点停满了车吧?
买到牛奶回家后,我开始煮麦片,炉头开着小火,手轻轻搅拌。
天亮了,窗外的梧桐树满是嫩绿的新叶,有几个邻居在街上遛狗,花园里的柠檬树今年开了密密麻麻的花,枝头沉甸甸地挂着鲜黄的柠檬,蜜蜂和蜂鸟在树上周旋,一片花香鸟语,自然将季节的礼物呈现给我,提醒我,我和周围所有的生命都是原子,都是星尘。
世界像凶猛的洪水一样往前冲,我们变得手忙脚乱,无暇思考,无暇面对自己。我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把一切半生不熟的想法发表到网上,或者变成商品。
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磨难和死亡,逼迫我们按下暂停键。
幸存下来的人们,怎样才能从中懂得人的价值,培养高尚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也许在这场疫情的寒冬之后,人类觉醒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终将到来。
作者: 小林君,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用心码字。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 End –
全澳死亡12例!高危社区曝光,澳洲人出境恐判5年或罚款25万
▼ 截止发稿前,澳洲共计确诊2775例: 维州520例,新州1219例,昆州493例,南澳235例,西澳205例,塔州42例,首都领地53例,北领地8例,治愈167例,死亡12例。 全澳新增4例死亡 共计死亡12例 就在刚刚,墨尔本又增1例死亡病例:一名70多岁的老者。 在昨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