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来带娃!3位华人亲述:在墨尔本带孩子比中一百万还开心!

在墨尔本东南华人聚居的Clayton区,当地教会组织了一场圣诞亲子庆祝活动,很多华人妈妈都带着自己的宝宝前来参加。
而像她一样从中国来澳洲帮孩子带娃做家务的老人,有很多。
她没有移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飞来墨尔本,帮女儿带孩子。
第一次来的时候是照顾女儿坐月子,那是王阿姨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
但是为了女儿,她一个人大包小包,千里迢迢地来了澳洲,帮女儿带孩子、做饭、做家务。
由于她在墨尔本住的时间不多,人生地不熟,也不懂英语,所以经常只能一个人待着。
但是来了墨尔本之后,为了带孩子,她被迫放弃了这个爱好。
不过,由于欣婷的老公是澳洲本地人,所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
比如,女儿女婿都喜欢喝凉的东西,但是王阿姨觉得一定要给宝宝喝热的。
再比如,王阿姨觉得孩子的脚不能冻着,不管冬夏都得穿袜子。
所以经常出现他们前一秒给孩子脱掉了袜子,王阿姨下一秒又给孩子穿上的情况。
类似这样的观念差异,或许在很多老人帮着带孩子的华人家庭中都存在。
目前她和儿子一家人住在墨尔本Kew区,帮着儿子照顾孙子孙女、做饭、做家务。
不过,在澳洲生活了20多年的夏阿姨多多少少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因为一方面,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还是要由爸爸妈妈来承担的。
毕竟年轻人和老人的想法不一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可以提建议,但也要尊重儿子儿媳的想法。
所以,她每年都会和老伴单独去旅行,也会回中国带着自己的妈妈到处去旅游。
而儿子一家四口也会单独外出度假,享受他们小家庭的快乐。
当孩子上大学之后,她支持孩子搬出去住,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孩子有了宝宝之后,一家人可以重新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忙,也能享受天伦之乐。
等孙子孙女大一点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她和老伴也会跟儿子一家人分开住,让他们一家人有更多的空间,享受自己的生活。
而等他们老两口走不动的时候,如果孩子们愿意照顾,还可以再搬到一起住。
夏阿姨说,这就是取澳大利亚与中华文化的精华,去除了糟粕。
夏雪夏阿姨几十年前从中国台湾移民到了澳洲,退休之后和老伴一起帮着照看六个孙子、孙女。
她说,以前在澳洲,老人帮着带孩子是要收钱的,但是她没有跟孩子要。
因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华人,都把帮着带孩子视为己任。
从澳洲文化的角度来看,华人祖父母又是帮着带孩子、又是做饭做家务,
在夏阿姨看来,像是澳洲人那样,孩子一年只有圣诞节的时候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见一次面,这样的家庭是不和谐的。
在照看孙子、孙女的时候,夏阿姨还特意把中华文化、中文教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自己的根在哪里。
澳洲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7年,澳洲有86.45万名儿童每周平均有10个小时由祖父母照看。
养儿方知父母恩,感谢每一个为了孩子无私付出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