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所有移民”,韩森又开炮了!超4000名澳洲人支持驱赶华人!多名华人连遇攻击!反种歧法案形同虚设!警察连来都不来!
From:看看土澳 ID:kankanau ▼ 前言 几天前, 2名墨尔本大学的华人女生, 被2名白人女暴徒当街暴打, 拳打脚踢一点也不手软。 期间女暴徒不断爆粗口: “滚粗中国人” 女暴徒被捕后, 在法庭上被保释。 而在自己逃脱了牢狱之灾后, 她竟当庭与警卫窃笑。 打
如果
前面有人突然倒地,除了拨打急救电话,我们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漫长时间里,还能做些什么?
如果
不小心崴脚了,你会咬牙坚持先到目的地,然后揉搓按摩?还是会先就近坐下等人来接,顺便想办法伤处冷敷?
如果
身边有人在吃饭时,突然面色异常、呼吸困难、不能说话,这时你会如何施救?
如果
无意烫伤了,家里老人建议你涂点酱油、香油、牙膏,可以减缓疼痛,你会照做吗?
不知道看完上面一些问题,
你心里会不会有答案,
小编心里是非常触动的
我不想再看到
有人因为错过黄金四分钟
造成令人揪心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不想再看到
孩子误食药物、毒物、生活用品
匆匆送到医院,
却已经造成难以弥补伤害
我不想再看到
意外发生时原本就受伤的人
却因为一些偏方,而受到了二次伤害
……
不想看到的太多
每一个人都希望意外不要发生
但是我们必须具备应对意外的知识
错失急救时机,落下严重后果
如果每个人都有着辨别和急救的知识
就会减少令人心痛和惋惜的事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
前段时间,在湖南益阳某幼儿园
几名小朋友围坐饭桌前吃饭时
一名4岁男童不小心被食物梗住气道
让人无比痛心的是
从小男孩被梗住之后
两三分钟内都没有老师注意到
等到被发现送医已无力回天…
听到孩子不幸去世的消息,男童的妈妈几度哭晕过去,最后在丈夫的陪同下,男童妈妈查看了事发时的监控画面。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被梗住后的三分钟之内,竟无一名老师察觉,男童妈妈再次痛哭。
其实,如果在孩子梗住后如果有人能及时发现并且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对孩子施救,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案例,已经令我们无比惋惜;所以更需要避免当这样无法预测的紧急情况,有一天突然降临在我们自己身边。
大量急救措施实践证明:
当突发心脏骤停,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一半能被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
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死于医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
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在医学实践上,有“急救黄金十分钟”的说法——当意外发生时,能否在10分钟内实施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直接决定着一条生命能否得到挽留。
夜鹰,是一名三甲医院急诊医生、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也是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
他在多年的急救实践中,见过了太多因为急救知识缺乏令人遗憾无比的故事:
晕倒了,掐人中;
烫伤了,往伤口上撒盐;
癫痫发作,撬开嘴巴塞东西;
溺水了,捞上来倒背着跑动控水;
心脏骤停了,傻傻等待急救车……
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患者错失急救时机,落下严重后果甚至失去生命。
美国大城市中,
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46%,
但在中国,
这个数字不到3%。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从事急救工作时间越长,越觉得很多时候自己的无力。在患者发病时,身边的目击者除了拨打急救电话之外,就是等待,就算是有一些勇敢的施救者伸手去施救,很遗憾,他们的施救措施也大多是不规范、无效甚至是 严重错误 的。”夜鹰说。
(癫痫急救时往患者嘴里塞东西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澳专家预测:1个月内有望放宽限令,半年内基本恢复正常,国际旅行需再等1年
雅虎新闻4月24日报道称,澳大利亚一名前首席卫生官认为,目前为抗击冠状病毒爆发而实施的大部分限制措施将在6个月内取消。 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昆州前首席卫生官Gerry Fitzgerald表示,如果澳大利亚能够延续当前态势并
他表示:
现场急救,单靠医生是完全不够的,情况危急,医生毕竟无法从天而降。
如果每个人都能懂一点靠谱、关键的急救术,这些悲剧就能大大减少。
多知道一条急救知识,
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夜鹰在进行急救培训)
“急救知识不能仅仅锁在医院、锁在急诊室,急诊医生应该走出急诊室,将急救知识社会化。”夜鹰说。
他在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内接诊过10万+的病患,在互联网上做了7年以纠错为特征的急救科普。
他在现实中手把手培训过接近10000名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小白丁,每一个急救细节都曾经与超过100位专业人员讨论过。
(夜鹰为医护人员开讲座)
每一个急救技能都在互联网上被1000000网友鉴定,全国12个城市历时4年超过100节线下急救培训课的锤炼,零差评零错评,这完全体现了夜鹰的严谨和谨慎:
有学员从贵阳来广州上急救课;
有学员从青海来西安上急救课;
有学员 从厦门来深圳上急救课;
有学员从长春来北京上急救课;
还有更多的人,没有机会上一堂急救课。
学习3年后,她救了自己的女儿
一位西安的妈妈,3年前跟夜鹰老师学习了规范的急救知识,当时的她也许没想到,这些知识在3年后拯救了女儿的生命:
厦门有位网友说:我怀孕时就想参加你的急救课,现在孩子一岁了,你还没巡讲到厦门来。
对此,夜鹰也只能无奈地表示:“我没有万千分身,我也有工作要干,有家庭要照顾,有孩子要陪伴,难以满足那么多朋友们的需求。”
所以,这次夜鹰精心制作了一套“10分钟救命课”,教你真正简单、正确、实用的急救方式。
课程采用高清视频的形式,为你分解急救动作,教会正确的操作方法。
-如何正确进行心脏复苏?
-孩子被异物卡住,该怎么迅速施救?
……
这套课程,
已经在线下讲过100多次,
3000余人听课并反馈,
也有许多学员因此受益。
(夜鹰线下急救课学员反馈)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来。
如果你不想在某一天也经历刻骨铭心的遗憾,跟着夜鹰老师,学点急救常识,也许就是这堂课,就是一条鲜活生命的保护伞。
视频授课&23节课程
夜 鹰 ◆◆
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
国际野外医学协会急救导师
三甲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
百万粉丝自媒体@急诊夜鹰创办人
广州市120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教官
国内马拉松赛事AED移动救护发起人
课 程 特 色
我们希望通过每天十分钟的碎片时间
系统的对急救课程进行学习,
掌握急救知识,培养急救意识,
获得基本的急救能力,
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把握时机,挽救他人的生命。
现在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学习急救知识吧
(本文由广告客户提供)
79万华人用户
447篇独家报道
总点击量近840万
2019新州多元文化奖3项提名
记者Rena凭借
深度揭黑,维权等报道
斩获“年度最佳青年记者”
长按识码让澳洲听到你的声音!
莫里森和首席医疗官:戴口罩只会给人“虚假安全感”,病人才需要戴!
澳洲九号台新闻4月24日报道称,总理和澳大利亚首席医疗官表示,澳大利亚人不需要戴口罩。 首席医疗官Brendan Murphy表示,尤其是低质量的口罩,会给戴口罩的人带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我们再次重申,不建议使用口罩,” 他说,“澳大利亚病例数量非常少